大网膜肿瘤(网膜肿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卵巢,腹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腹胀 肚子疼 体重减轻 腹水 腹部肿块
大网膜肿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继发性肿瘤常为其他脏器病变进行手术探查时或与晚期复发性肿瘤同时发现。突出特点是腹部胀大,大部分病人有腹部隐痛、腹胀。
1.腹痛:肿瘤较大时,大部分病人有腹部隐痛、胀满以及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症状。65%的患者可有腹痛,仰卧时疼痛加重,站立位减轻,少数病例有恶心。
2.腹部扪诊可摸到肿物,原发性肿瘤特点是腹部逐渐胀大,体检可发现腹部包块。
3.腹水:恶性肿瘤晚期可有腹水产生,可有血性或非血性腹水,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4.体重下降:恶性瘤病人全身症状明显,体重下降,可伴有全身消瘦、贫血或恶病质。
二、诊断:
网膜肿瘤的诊断较为困难,多数病例是因腹部包块而行探查手术或因腹部手术时发现网膜有肿瘤而获得确诊。
1.临床表现:仰卧时加重的腹痛;腹部肿块伴体重减轻;大量腹水时可有移动性浊音。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CT检查可协助诊断。
3.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性质及种类。
大网膜肿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大网膜肿瘤有原发性网膜瘤和继发性网膜瘤两类。原发性网膜瘤与肠系膜肿瘤来源广泛不同,60%的网膜瘤来自于平滑肌,包括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其他良性肿瘤如脂肪瘤及神经纤维瘤十分罕见。原发性网膜肿瘤是指发生在网膜本身的肿瘤,而不是由于腹腔内其他脏器或腹部以外的肿瘤病变向大、小网膜浸润、种植或转移的结果。如按肿瘤的性质分类,则一般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
以平滑肌瘤、淋巴管瘤较多见,少见的良性肿瘤有畸胎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间皮瘤、黏液瘤及炎性假瘤等。网膜囊肿多属良性病变,其来源多数是先天性的淋巴管呈囊状扩张所致,少数是因淋巴管阻塞后导致局部扩张,囊肿形成。其他少见的原因还见于外伤、寄生虫感染等。有学者根据网膜囊肿的内容不同而分为血性囊肿、乳糜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包囊虫性囊肿、皮样囊肿及肿瘤变性坏死液化后形成的囊肿。囊肿可呈单个,也可为多个。国内有学者报道小网膜良性肿瘤中以囊肿最多见。
2.恶性肿瘤:
原发于网膜的恶性肿瘤较罕见,且多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其他还有恶性淋巴瘤及恶性血管内皮瘤等。而更多见的是转移至网膜的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卵巢癌、结肠癌等腹腔内恶性肿瘤均可向网膜转移。转移的方式可经血液、淋巴循环或癌细胞脱落后在网膜种植,或者是癌肿直接浸润、蔓延的结果。
二、发病机制:
1.大网膜肿瘤多数为良性, 40%的网膜实体瘤为恶性,这些恶性肿瘤主要引起局部浸润和腹膜种植,而不是远处转移,但可因侵犯主要脏器而致死。
2.原发性网膜肿瘤主要有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纤维肉瘤和黏液腺癌等;良性瘤包括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和神经纤维瘤等。
3.继发性网膜肿瘤多由腹腔内恶性肿瘤(如胃肠道、腹膜、腹膜后组织或子宫、卵巢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最常见者来源于胃癌及卵巢的恶性肿瘤、网膜畸胎瘤偶可遇到,大多为皮样囊肿。
大网膜肿瘤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大网膜肿瘤鉴别诊断
一、鉴别:
1.大网膜肿瘤的术前正确诊断很困难,诊断时要注意与以下情况相鉴别:网膜炎、腹膜后肿瘤、卵巢囊肿、胰腺囊肿、脾囊肿、腹膜间皮瘤、腹膜假性黏液瘤。
大网膜肿瘤饮食保健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