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光化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病损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
  • 典型症状:生长缓慢 毛细血管扩张 皮损可呈角样突起 浅棕色斑点 手掌及足趾皮肤过度角化
  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是因长期日光照射或电离辐射刺激引致的表皮角化过度为主的疾病。亦称日光性角化病或老年性角化病。是最常见的一种上皮性癌前皮肤病变。好发于中年以上的男性,暴露部位多见。临床以棕红或黄色扁平丘疹或斑块为主要表现。少数可转变为鳞状细胞癌,但转移极为罕见。单发者可局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疑有恶变时宜早期手术切除。
典型症状:生长缓慢 毛细血管扩张 皮损可呈角样突起 浅棕色斑点 手掌及足趾皮肤过度角化

光化性角化病症状诊断

    一、症状

1.易感者与好发部位 病损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耳廓、手背等。男性患者皮损可发生于秃发处、耳廓和下唇,女性多见于前臂伸侧。

2.临床症状 损害为局限性,呈棕红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边界鲜明,自针尖大至直径2cm以上,多数为数毫米,数目不定。可略高出皮面,但无明显高起边缘。表面粗糙,可见角化性鳞屑。强行揭去鳞屑,可见下方的基面红润,凹凸不平,呈乳头状。有时皮损可呈角样突起,形成皮角。病变发展缓慢,无自觉症状。皮损周围可有毛细血管扩张。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确诊须病理检查。

光化性角化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日光、紫外线、放射性热能以及沥青或煤及其提炼物均可诱发本病,患者的易感性起决定作用。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可分为3型:肥厚型、萎缩型、原位癌样型。

肥厚型:中表皮角化过度明显,可见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与萎缩相间存在,棘层细胞排列紊乱出现空泡变性。核分裂象较多见,但不典型,有异形细胞。

表皮萎缩型:基底层可见不典型细胞及棘突松懈的角化不良细胞。

原位癌样型:中表皮增厚,表皮细胞排列紊乱并有不典型细胞,表皮和真皮界限清楚。

三型真皮浅层均有明显的弹力变性,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中等密度浸润。

光化性角化病预防

预防: 本病的发生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尤其是中波紫外线(光谱为280~320nm)故在户外工作或经常外出者,最好在日光暴露部皮肤上擦防晒剂,如5%二氧化钛软膏、5%对氨基苯甲酸膏和防晒霜等。也可在外出时打伞或戴遮阳帽。

       光化性角化病鉴别诊断

    1.脂溢性角化病 表面有油脂性鳞屑,质软,表面光滑无质硬的角质层,病理组织学可见表皮内有表皮囊肿形成。


2.盘状红斑狼疮 有扩张的毛囊孔及毛囊角栓形成,并且有萎缩,皮损好发颜面部,尤其是两颊及鼻部,呈蝶状分布。

3.恶性雀斑样痣 发生于暴露部位,为色素斑点,不高出皮面。可逐渐扩大,直径可达数厘米,为褐色或黑色。病期长者约有1/3的损害可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

4.还应注意与线状表皮痣、鳞状细胞癌等鉴别。

光化性角化病饮食保健

   光化性角化病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方1:红糖20克,鲜牛奶15亳升,加热溶化搅拌均匀,涂于脸上,10-15分钟再以清水洗净,每天1次,连用30-50次见效。

方2:较长时间内服六味地黄丸配合逍遥丸。

方3:鲜萝卜叶适量洗净,捣烂成浆,将叶浆汁滴入凉开水中,搅拌呈深绿色,将消毒纱布在绿液中浸透取出,敷于患处,每日2次。

方4:生白术100克,陈醋200亳升,放于密闭容器中(忌铁器)浸泡一周后,局部涂搽,每日3次。

光化性角化病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苦瓜等。

多喝水。

光化性角化病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辣椒等。

2、 忌烟酒。

高分化鳞癌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