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大出血(溃疡大出血)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胃,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既往有胃溃疡者多见
- 典型症状:出冷汗 腹部不适 恶心 血压下降 面色苍白
一、症状
1.柏油样便与呕血:多数发病突然,出血多不伴有腹痛,患者大多先感觉恶心、眩晕及上腹部不适,随即呕血或柏油样便,或两者同时发生。
2.休克:当失血量在400毫升时,出现休克代偿期, 面色苍白、口渴、脉搏快速有力,血压正常或稍高。当失血在800毫升时,可出现明显休克现象,出冷汗、脉搏细快,呼吸浅促、血压下降。
3.贫血:大量出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均下降。
病因:
溃疡病大出血是溃疡侵蚀基底血管破裂的结果,血管的侧壁破裂较之断端出血不易自行止血。有时由于大出血后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破裂处血块形成,出血能自行停止。但约有30%病例可出现第二次大出血。多数患者在出血前有溃疡病史,约10~15%溃疡病大出血患者,在出血前无溃疡病症状。
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溃疡病。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的嗜好。其次要做好饮食调节。定时定量进餐,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避免使用对胃有损害的药物。
再之,一定要坚持有规律的治疗。进行充分的、有规律的、长疗程的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复发。
同时应积极治疗胃、十二指肠炎症,此外,还须进行药物预防,定期服用维生素A、C、E等药物,促进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的修复,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溃疡病大出血应和各种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如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大出血、急性胆道出血,胃癌出血相鉴别。
在休克状态或胃胀满恶心的情况下无疑该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