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装扮癖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心理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春发育期
- 典型症状:精神变态 烦躁不安
一、症状:
异性装扮癖者一般从青春发育期开始主动穿戴异性服饰。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刚开始时患者所穿内衣裤为异性服装,并且是偷偷穿戴,如男性戴胸罩、穿连袜裤等,外套仍为符合自己性别的服装;之后穿戴的异性服装逐渐增多,以致全身上下、内外都是异性服装;最后在公共场所也穿戴异性服装并佩带异性饰物。穿戴异性服饰时有明显性兴奋感。
异性装扮癖者男女均有,但多数是男性。倘若是男性,大多数都是异性恋者和非易性别癖者,但倘若是女性,则几乎都是女同性恋者或易性别癖者。
二、诊断:
CCMD-2-R有关异性装扮癖的诊断标准为:
1.符合性变态的诊断标准;
2.成年人穿着异性服装,不是由于特殊文化背景与社会流行风尚所致,纯属个体特殊行为,主要是为获得性的兴奋;
3.反复出现此种行为半年以上,行为受到强烈欲望所驱使,行为的抑制可引起明显不安情绪;
4.除异性装扮外,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解剖生理特征,否则诊断为性别变换癖,同性恋者异性装扮的目的是吸引同性对象,其异性装扮本身不引起性兴奋者,亦不属此诊断。
一、病因:
1.教育引导不当(30%):
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异性来教育,使孩子在童年和青少年期缺乏正常的同性交往,逐渐养成异性化的气质性格。
2.心理因素(45%):
有的人着异装与妻子同房时可以得到更多的性满足,这大概是异装解除了患者潜意识中对性生活的惧怕忧焦情绪。
3.家庭环境因素(15%):
幼年时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父母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一、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
使用厌恶疗法时应注意:
1.厌恶疗法会给求治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施治者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求治者解释清楚,在征得求治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并且,施治者一般应把厌恶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
2.在使用厌恶疗法的同时,应努力帮助求治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应,例如对一位同性恋者使用厌恶疗法,施治者应将呈现厌恶刺激,限制在求治者的同性间性行为表现的范围内;同时,让求治者形成对正常的异性间性活动的愉快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消除非适应性行为的同时,建立适应性行为。
一、鉴别:
易性癖:异性装扮癖者对异装的具体细节均感到称心,而易性癖者对异装并不十分关注,异装癖着异装的时间较易性癖长,异装癖自儿童早年开始,而易性癖多在年长性别意识巩固建立后才出现,异装癖着异装有象征或引起性激动,而易性癖着异装纯系基于对其女性性别的喜爱。
颞叶癫痫:颞叶癫痫患者可有异装癖表现,但尚有癫痫其他表现及EEG异常。
一、饮食保健:
饮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
忌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
二、宜吃食物:
1.宜吃钙质丰富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2.忌吃燥性大的食物;
3.忌吃强温补性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钙质丰富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