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鼻硬结病(呼吸道硬结病)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头痛 骨溶解 结节 咽喉干燥及灼热感 嗅觉丧失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又称硬结病(scleroma),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低传染性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疾病。损害由鼻部开始,侵犯上呼吸道形成坚硬的肉芽肿炎性肿块,可导致畸形或梗阻。国内山东、陕西、河南均有本病发生。
典型症状:头痛 骨溶解 结节 咽喉干燥及灼热感 嗅觉丧失

一、症状诊断

发病通常从鼻部开始,病情进展缓慢,无全身症状,一般健康状况不受影响。疾病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1.鼻炎期

最早表现似普通感冒,头痛,呼吸不畅,鼻分泌物为黏性脓液,有恶臭,鼻腔有脓痂形成,咽喉干燥,鼻出血,黏膜肥厚,以鼻中隔黏膜为著,症状象萎缩性鼻炎。

2.浸润期(肉芽肿期)

在鼻炎期症状开始消退时,鼻中隔下方出现浸润和阻塞,随之咽喉也发病。在黏膜下有许多暗紫红色结节,豌豆大小,可融合形成肿块并与其下组织粘连。患者可出现声调改变,软腭麻木,呼吸障碍,嗅觉、味觉丧失等。

3.结节期(瘢痕挛缩期)

病情继续发展扩大,肉芽组织纤维化,并形成坚硬瘢痕,感觉完全丧失。病情进一步发展,鼻孔被完全阻塞,形成永久性狭窄。瘢痕挛缩导致面容毁坏,貌似河马、犀牛。呼吸道严重阻塞可致呼吸困难,病变累及支气管可引起窒息死亡,个别病例在损害周围发生骨溶解症。

诊断依据有特征性临床症状、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病损处查找到鼻硬结杆菌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一、发病原因

病原体为鼻硬结杆菌(klebsiella rhinoscleromatis),又名Frisch杆菌,革兰阴性,短棒状,有胶性荚膜,不运动。传染方式及途径尚未确定,但多有与患者长期接触史。也可能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有地区性,我国胶东地区多见。

二、发病机制

鼻硬结杆菌损害由鼻部开始,侵犯上呼吸道形成坚硬的肉芽肿炎性肿块,可导致畸形或梗阻。

本病早期表现不够典型,遇有可疑病人要及时做鼻分泌检验或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共用卫生器具以防传播。近年来我们试用于5%黄连液滴鼻或用20%的复方液滴鼻治疗,其病很快得到控制。又因鼻硬结杆菌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变性,再配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治疗后,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病应与萎缩性鼻炎、梅毒、结核、麻风、恶性肉芽肿、肿瘤等相鉴别。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嗅觉障碍,鼻出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