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外阴炎(环状外阴炎症)
- 挂号科室:妇科
- 发病部位:皮肤,外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好发青年女性
- 典型症状:疼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
一、症状
环状外阴炎的症状是间断性的,并与月经周期有关,通常发生在经前期或行经期。性交后常有加重,检查外阴可发现明显的红斑,呈环状分布。用棉拭子拭之有触痛。
二、诊断
根据原因不明的、好发于青年女性的疼痛性外阴红斑,环形分布,可初步诊断,但必须排除原发病。
一、发病原因
环状外阴炎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皮肤病 如硬化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湿疹、外阴裂隙等。
2.阴道病 感染性因素如真菌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非白念珠菌和B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感染因素如萎缩性阴道炎、脱屑性炎症性阴道炎。
3.对雌、孕激素过敏 有作者发现对多种治疗抵抗的环状外阴炎患者对雌或孕激素过敏。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检查无特异性的发现,可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内水肿及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
预防:注意外阴卫生、防止药物过敏。
鉴别诊断包括各种感染性外阴炎和病因明确的外阴疼痛。
一、食疗
白扁豆、白术、冰糖适量。白术用袋装与扁豆煎汤后去袋,入冰糖,喝汤吃豆。
扁豆花、淮山药适量。取含苞未开的扁豆花晒干,研末,用适量淮山药、每日早晚煮大米粥,粥成调入花末,煮沸即成。本方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扁蓄、川萆解、粳米、 冰糖少许。先将扁蓄、川萆解以适量 水 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湿通淋,抑菌止痒之功。
椿白皮、白藓皮、黄柏。加水适量煎取。本方能清热利湿。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痒痛症状可以不明显,平时白带较多,色白,此时宜选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疗方
马鞭草猪肚汤,具体做法是:首先将水煮开,然后放入切成小段的猪肚片60-100g、马鞭草30g煮沸,去渣取汁,每天服食一次,这种药膳可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二、适宜食物
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韭菜、牛奶等;
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三、不适宜食物
(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2)忌海鲜发物。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3)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4)忌烟酒。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药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