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流涎症(滞颐)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腹胀 乏力 脾胃湿热 流涎 苔黄腻
  流涎症是指小儿唾液过多而引起口涎外流的一种常见症状。早期推拿治疗,效果良好。
典型症状:腹胀 乏力 脾胃湿热 流涎 苔黄腻

小儿流涎症症状诊断

[临床表现]

(1)脾胃湿热:

流涎粘稠,口气臭秽,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或热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2)脾气虚弱:

流涎清稀,口淡无味,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懒言乏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指纹淡红。

小儿流涎症疾病病因

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是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脾之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道路。若小儿脾胃湿热,致廉泉不能制约,故涎液自流而稠粘,甚则口角赤烂;或因小儿脾胃虚寒,不能收摄其津液,以致口角流涎清稀,大便溏薄,面白唇淡。

小儿流涎症鉴别诊断

需要区别正常新生儿生理性流口水:

宝宝4~5个月时,饮食中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刺激唾液腺,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此时的宝宝,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吮吸指头、橡皮奶嘴等,这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6~7个月乳牙初萌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口水增多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小儿流涎症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饮食无规律,忌过冷、热、硬食物:如,过凉、过热的食物和饮料。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浓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饮料。

言语障碍,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小儿腹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