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甲状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甲减患者
  • 典型症状:反应迟钝 怕冷 皮肤干燥 表情淡漠 健忘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在内分泌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素能部分影响铁吸收,使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降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典型症状:反应迟钝 怕冷 皮肤干燥 表情淡漠 健忘

      一、症状

本病临床进展缓慢,常常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掩盖。病程中逐渐出现乏力、畏寒、肌痛、颜面与四肢水肿、健忘和智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一般均有便秘,有时甚至很严重。体检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毛发稀疏、皮肤干燥粗糙、鼻唇增厚,可有巨舌症,下肢可见非凹陷性水肿。 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症状、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低使患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或呆小病,常合并轻度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产生原因有两种,一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多为慢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甲状腺体萎缩、纤维化,丧失功能。二为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见于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用药物、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

二、发病机制

1.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能部分影响铁吸收。

2.甲状腺素减少导致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减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EPO分泌减少有关。此外,甲状腺激素有直接刺激血细胞生成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来完成。在EPO存在条件下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可刺激红系造血祖细胞造血。

3.有人报道甲状腺功能减低者可致恶性贫血发生率增加,并认为与其自身免疫功能造成胃黏膜萎缩,内因子缺乏有关。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常累及多个内分泌腺体和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胃壁细胞、甲状旁腺,血中存在多种抗自身抗体,少数人可有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供给足量蛋白质:每人每天蛋白质量至少超过20G,才能维持人体蛋白质平衡蛋,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每日约有3%蛋白质不断更新,甲减时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2)纠正贫血,供给丰富维生素:有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肝制剂等。

(3)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每日脂肪供给占总热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因为甲减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饮食。

应与其它疾病所致贫血相鉴别。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铁丢失过多。根据各种症状,体征,发病特点等予以鉴别。

一、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可以让女人补血。

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与绿色蔬菜,比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中有参3、和造血、可以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三、富含铁的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者是最为常见的。

四、富含铜的食物: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胸腔积液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