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乙醚中毒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血压下降 瞳孔异常 口及咽部烧灼感
  乙醚(ethylether),是醚的一种,属古老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之一,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气味特殊,易燃,常用于各种工业制剂和麻醉剂的制备。乙醚急性中毒(ether poisoning),大多由于麻醉时用量过大、浓度过高或滴入过快引起,偶因误饮而致。部分病人对乙醚过敏。孕妇乙醚中毒,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中毒。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血压下降 瞳孔异常 口及咽部烧灼感

一、症状:

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呕吐,面色青紫,体温下降,瞳孔散大,呼吸表浅而不规则,甚至呼吸突然停止;或出现脉速而弱,血压下降以至循环衰竭,当小儿吸入乙醚蒸气浓度超过15%(婴儿更低)时,即能直接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甚至引起心搏骤停。

已有肺部,肾脏等疾患或糖尿病人,在吸入乙醚以后常有迟发性中毒表现,一般在麻醉后12~24小时内出现不安,谵妄,脉速;或有黄疸,发绀,昏迷,抽搐;可能在数日内死亡。

在中度到深度乙醚麻醉时,由于刺激作用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血压增高,甚至发生颅内出血,在深度麻醉时,有时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常有角弓反张及牙关紧闭现象,此种惊厥较易发生于急性毒血症或脓毒血症,碱中毒或血钙降低等情况下及长时间麻醉后。

口服乙醚中毒时,并有口,舌,咽,喉及胃部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扩张,脉快,颜面潮红,出汗,呼吸困难,血尿,惊厥,昏迷等。

在应用治疗量乙醚时,偶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弥漫性红肿,感觉异常,心悸及呼吸困难等。

一、病因:

中毒多因用量过大或滴入过快所致,此外,误吸,误饮也是中毒的常见原因。

一、预防:

1、有肺部疾病、心脏病、肝肾功能损害和有过敏史者禁用乙醚。

2、加强安全生产,防止跑、冒、漏、滴及污染生产车间、环境。

3、人体防护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4)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一、鉴别:

主乙醚中毒应该与以下中毒性疾病相鉴别:

酒精中毒俗称醉酒,酒精(乙醇)一次饮用大量的酒类饮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症状:1、恶心、呕吐、头晕、谵语、躁动。2、严重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

萘中毒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

1)吸入中毒:①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②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视神经炎等③腰痛、尿频、血尿、蛋白尿等④重症患者有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肝脏损害表现,甚至有抽搐和昏迷等。

2)口服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肿大;寒颤、发热、腰痛、酱油色尿、溶血性贫血和黄疸;重症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坏死。

(2)慢性影响。

(3)实验室检查在重症患者中可有异常:①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尿;②血常规:血红蛋白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③肝、肾功能损害。

铅中毒临床表现为:

1、神经衰弱综合症症状出现较早,也比较常见,有头痛、头晕、乏力、肢体酸痛。

2、消化不良患者口中有金属味,腹部隐痛、便秘、少数患者牙龈缘粘膜内可见硫化铅点状颗粒沉积形成的“铅线”,呈深灰色或蓝色的带状或不规则的斑块,往往见于少数口腔卫生较差者。

一、饮食保健:

1、喝牛奶、生蛋清等以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

二、宜吃食物:

1、宜吃新鲜蔬菜水果;2、宜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油炸、刺激性食物;2、忌吃过硬、过酸、过冷的食物;3、忌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新鲜蔬菜水果;2、宜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血尿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