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肉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肿瘤主要发生于20~40岁的青年人,2/3发生于男性
- 典型症状:髓样癌变 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坏死 皮下结节 溃疡
一、症状
本病的诊断三个主要特点是产生嗜银纤维的上皮样细胞,形成许多胶原纤维围绕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以及结节中央变性或坏死。
上皮样肉瘤(epithelioid sarcoma)为缓慢生长的皮内或皮下结节。几乎所有的损害均发发生于四肢,一半以上发生于手或腕部,最初的发现是皮下1cm左右直径的无痛结节,2~3个月后破溃,出现溃疡,渐向深部浸润,沿筋膜、肌腱、神经浸润。肿瘤在肌膜和肌腱中缓慢生长,常伴发肿瘤中央部坏死和其上皮肤发生溃疡。本病早期可误诊为环状肉芽肿、类风湿结节、纤维瘤、皮样囊肿等。肿瘤主要发生于20~40岁的青年人,2/3发生于男性。早期广泛局部切除,可获痊愈。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一、病因:
上皮样肉瘤组织起源并不清楚,至今仍被归为来源不明的软组织肿瘤。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源自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细胞,因此既可以向上皮细胞分化,也可以向肉瘤细胞分化。
一、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一、鉴别:
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角蛋白,波状纤维蛋白vimentin和上皮膜抗原可阳性。约50%病例CD34阳性。
病理上,尤以低倍镜下本病 类似于栅状肉芽肿性疾病,例如环状肉芽肿,类脂质渐进性 坏死等,应注意鉴别。其它应与本病在病理上鉴别的疾病有滑 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及血管肉瘤等
一、食疗方:
1、上皮样肉瘤食疗方:
1) 苦参鸡蛋:鸡蛋2枚,红糖60克,苦参60克。苦参浓煎取汁,放入打散的鸡蛋和红糖,煮熟即可,食蛋饮汤。每日1次,6日为1 疗程。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之功效,可用于上皮样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2) 龙胆草蛋:龙胆草I0克,鸡蛋3枚,蜂蜜30毫升。龙胆草煎水去渣,打入鸡蛋成荷包蛋,放入蜂蜜,空腹服食,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祛湿敛疮之效。
2. 上皮样肿瘤宜多吃具有抗肿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