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急性胆管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胆道梗阻者
  • 典型症状:急性腹痛 血压下降
  本病的发病基础是胆道梗阻及细菌感染。急性胆管炎时,如胆道梗阻未解除,胆管内细菌引起的感染没有得到控制,逐渐发展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威胁病人生命。致病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最常见。在革兰阳性菌感染中,常见的有肠球菌。约有25%-30%合并厌氧菌感染。
典型症状:急性腹痛 血压下降

急性胆管炎症状

Charcot三联征

即腹痛(剑突下绞痛),寒颤高热和黄疸,是急性胆管炎和肝外胆管结石的典型表现。

腹部查体腹膜刺激症状,胆囊积液时可扪及胆囊,但肝内胆管梗阻致胆管炎时腹部可无特异体征。

生命体征的变化,是重症胆管炎的诊断重要依据。

二、急性胆管炎诊断

1.具有Charcot三联征者即可诊急性胆管炎;

2.在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发生血压下降、休克者称为四联征,再加上谵语、嗜睡、昏迷等精神症状者称为Reynold五联征,具有四联征或五联征可诊断为急性重症胆管炎;

3.B超或胆道造影,可发现胆管扩张的部位,梗阻或狭窄的部位和性质,有无肝脓肿,胆囊情况。

需注意肝内型胆管炎的诊断,症状常不典型,腹痛可能轻,黄疸亦不重,无腹膜刺激征,但全身感染较明显。

三、急性胆管炎临床类型

1.分型

急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属同一疾病不同病理阶段。

2.分级

对重症胆管炎华西医科大学提出分类

1)Ⅰ级

单纯急性重症胆管炎,有感染中毒症状,腹痛,黄疸,右上腹压痛或肝肿大、叩击痛;B超发现胆管有扩张、蛔虫或结石;ERCP或PTC或手术证实胆道高压及脓胆汁。

2)Ⅱ级

感染性休克,低血压,脉搏细,神志变化及内环境紊乱。

3)Ⅲ级

肝脓肿。

4)Ⅳ级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其实为胆道寄生虫和胆管狭窄。在国外,恶性肿瘤、胆道良性病变引起狭窄、先天性胆道解剖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较常见。近年随着手术及接入治疗的增加,由胆肠吻合口狭窄、PTC、ERCP、放置内支架等引起者逐渐增多。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发生;当炎症出现时,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合理调配食谱,不宜过多食用含动物脂肪类食物,如肥肉和动物油等;当有肠虫(主要为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虫药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药不足,蛔虫活跃易钻入胆道,造成阻塞,引起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

急性胆管炎饮食保健

多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吃香辣东西,不要吃肥腻的东西。不要饮酒。

 多吃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的健全,防止上皮细胞脱落构成结石核心,从而诱发结石,或使结石增大、增多。平时可多饮新鲜蔬菜或瓜果汁,如西瓜汁、橘子汁、胡萝卜汁等,并增加饮水、吃饭的次数和数量,以增加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减轻炎症反应和胆汁淤积。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