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耳源性脑脓肿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耳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头痛 囊肿 昏迷 脑膜刺激征 颅内压增高
  耳源性脑脓肿为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脑组织内的脓液积聚。
典型症状:头痛 囊肿 昏迷 脑膜刺激征 颅内压增高

一、症状

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起病期:约数天。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及轻度脑膜刺激征等早期局限性脑炎或脑膜炎的表现。

2、潜伏期:持续10天至数周不等。多无明显症状。或有不规则头痛、低热,以及嗜睡、抑郁、烦躁、少语等精神症状。

3、显症期:历时长短不一,脓肿形成,出现各种症状。

1)中毒性症状:如发热或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

2)颅内压增高症状:①头痛剧烈,多持续性,常于夜间加剧。②呕吐为喷射状,与饮食无关。③意识障碍,如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④脉搏迟缓,与体温不一致。⑤可出现视乳头水肿。⑥其他:如打呵欠,频繁的无意识动作(挖鼻、触弄睾丸等),性格与行为改变等。

3)局灶性症状:局灶性症状出现可早可晚,亦可不明显。

(1)颞叶脓肿:①对侧肢全偏瘫。②对侧中枢性面瘫。③失语症。④对侧肢体强直性痉挛,同侧瞳孔散大或出现对侧锥体束征。

(2)小脑脓肿:①中枢性眼震。②同侧肢体肌张力减弱或消失。③共济失调,如指鼻不准、错指物位、轮替运动障碍、步态蹒跚等。

4、终期:常因脑疝形成或脑室炎、暴发弥漫性脑膜炎死亡。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一、病因

脑脓肿的形成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1、局限性脑炎期:脑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后部分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许多小液化区。

2、化脓期:液化区融合,形成脓肿。

3、包膜形成期:一般3~4周后,脓腔周围由肉芽组、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细胞形成包膜。包膜各处厚薄不一,包膜周围的脑组织水肿。脓肿继续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产生定位体征。若向附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溃破,形成严重的脑室炎和脑膜炎,甚至引起致命的暴发性脑膜炎。若颅内压明显升高,脑组织发生移位,则形成脑疝,颞叶脓肿常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小脑脓肿则以枕骨大孔疝多见,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迅速死亡。

1、预防:

1)患有中耳炎应经正规检查,明确是否属于有危险的“胆脂瘤型”;

2)因耳道本己狭窄,切勿相信“江湖医士。而将不溶性药粉喷入里面,一旦药与脓液结成硬块堵塞耳道,脓液无法流出,则侵入颅内,铸成大错。该疾病病情重,遇此类患者应速送医院治疗。

2、术前准备: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心肺复苏有关器材。

2)备血、备皮。

3)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一、鉴别

1、注意和脑积水、脑肿瘤鉴别,耳源性脑积水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及梗阻性脑积水两种,而以交通性脑积水多见,脑积水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全身症状较轻,无局灶性症状,颅脑CT扫描或MRI可资鉴别,脑肿瘤发展缓慢,无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及颅内感染症状。

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以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脑疝,脑室炎,脑膜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