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慢性脓胸(慢性化脓性胸膜炎,慢性积脓)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发病部位:胸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好发于中老年人,慢性气管炎者
  • 典型症状:脊柱侧弯 乏力 消瘦 肋间隙变窄 脓痰
  急性脓胸病程在6周以上,脓液中的纤维素物沉积于脏、壁层胸膜,并逐渐机化增厚,形成坚厚的纤维板,使肺不能扩张,脓腔不能缩小,导致慢性脓胸的开成。随时间的推移,增厚机化的纤维板层因瘢痕组织收缩可导致胸廓脊柱畸形、纵隔移位及呼吸功能障碍。
典型症状:脊柱侧弯 乏力 消瘦 肋间隙变窄 脓痰

慢性脓胸症状

慢性脓胸的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多有急性脓胸的病史及形成慢性脓胸的过程。但临床上要查明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病情以及形成慢性脓胸的原因。病人往往有消瘦、贫血、血浆蛋白减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差等。慢性脓胸患者由于长期慢性感染,肝、肾、脾大、肾功能障碍。部分脓胸可侵犯肺,形成支气管胸膜瘘,亦可直接穿破胸膜向外侵犯,穿过肋间,形成哑铃型型脓肿,甚至穿透皮肤形成胸膜皮肤瘘。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咳大量脓痰,且与体位3有关。合并皮肤瘘时,有脓液自瘘口外溢。查体可见患侧胸壁下陷、胸廓呼吸动度受限、肋间隙变窄、部分病人有脊柱侧弯、胸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纵隔移位,脊柱侧弯及杵状指(趾)。

慢性脓胸时由于长期积脓,大量纤维素沉积并逐渐机化,可形成2cm厚度,甚至更厚的纤维板,因而胸壁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肋骨本身呈三角形改变,脊柱向健侧侧弯,膈肌也因增厚的胸膜纤维板的限制而被固定,因此呼吸运动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减弱,同时因纤维板收缩的影响,纵隔被牵向患侧,影响血液循环患者可因长期缺氧而出现杵状指(趾)。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慢性脓胸诊断并不困难,但重要的是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与检查,须进一步明确形成慢性脓胸的原因和病理性质,以利彻底治疗。

一、病因

形成慢性脓胸的主要病因是:①急性脓胸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是慢性脓胸最主要的病因,如早期使用抗生素不当,脓胸引流不及时,或闭式引流的切口不在脓腔的最低点,引流管置入太深或引流管太细以至脓腔引流不畅。②胸腔毗邻处有慢性化脓性病变,如肝及膈下脓肿、肋骨化脓性骨髓炎、支气管胸膜瘘、食管胸膜瘘,原发感染病灶未得到彻底清除和引流,污染物和细菌不断进入胸腔。③胸腔内有异物存留,如碎骨片、弹片、滑入胸腔内的引流管等,或手术后异物等残留,则脓胸很难治愈,即使引流通畅彻底也因异物残留而不能清除致病菌的来源而不能治愈。④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性脓胸、真菌性脓胸等。⑤其他原因如放线菌、阿米巴、耐药菌的感染等,均可使病程迁延。特异性感染,结核性感染、霉菌性感染、阿米巴性脓胸均容易形成慢性脓胸。

二、发病机制

慢性脓胸的特征是胸膜增厚。大量纤维素沉积在胸膜表面,随着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侵入,纤维素层逐渐增厚、机化及钙化,厚达数厘米。脏层胸膜紧裹于肺,严重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胸廓也因壁层胸膜增厚、纤维瘢痕组织的收缩而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缩窄,脊柱侧弯,纵隔牵向患侧,膈肌固定,从而严重限制呼吸功能。长期肺萎缩可致支气管变形,排痰不畅,继发感染可以并发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丧失再膨胀能力和气体交换能力,导致呼吸功能减退和缺氧。脓胸也可能侵犯邻近的肺组织,产生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当大量脓液进入支气管内,患者可窒息死亡。长期的慢性感染,肝、脾、肾等脏器偶可发生淀粉样变,表现为肝脾肿大、肝肾功能衰竭。有时出现杵状指(趾)。

慢性脓胸预防

脓胸特别是慢性脓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高度重视支持治疗,给予高能饮食,补充损失的蛋白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小量间断输血或血浆等在治疗中甚为重要,还应积极使用支气管解痉药,以利祛痰,以及中医药治疗等,积极治疗原发病。

慢性脓胸鉴别诊断

慢性脓胸的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多有急性脓胸的病史及形成慢性脓胸的过程。但临床上要查明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病情以及形成慢性脓胸的原因。病人往往有消瘦、贫血、血浆蛋白减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差等。查体可见患侧胸壁下陷、胸廓呼吸动度受限、肋间隙变窄、部分病人有脊柱侧弯、胸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胸部X线片显示患侧胸膜增厚、肋间隙变窄、纵隔移向患侧、胸腔变小,如有金属异物或钙化均可清楚显示,如有气液平面则说明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脓腔较小或仅存在窦道时可注入碘油后照正侧位片,以显示脓腔范围及有无支气管胸膜瘘;或经口吞碘油透视下观察有无造影剂进入胸腔,可证实有无食管瘘及瘘口的位置及其大小。如疑有支气管扩张时则应行支气管造影。

慢性脓胸饮食

1.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2.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备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心律失常,肿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