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海拉明中毒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过度服用或大量误食苯海拉明患者
- 典型症状:头晕 嗜睡 恶心 耳鸣 幻听
一、症状:
本品过大剂量的毒性作用是使神经中枢系统先抑制,继呈兴奋,而后再转入抑制,中毒病儿有嗜睡,头晕,头痛,耳鸣,无力,口干,恶心,呕吐,便秘,尿频,面部及皮肤发红,烦躁,神经过敏,幻听,精神错乱,肌肉震颤,运动失调,惊厥,瞳孔散大,视力障碍,血压降低,心动过速及其他心律失常,重症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致死,小儿极易发生高热和惊厥,常无兴奋前的抑制现象,少数病例出现全身瘙痒,皮疹,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嗅觉障碍等。
一、病因:
苯海拉明中毒主要见于过度大量或者误食苯海拉明类药物者。
一、预防:
1.支气管哮喘病人服苯海拉明后可能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困难,应予重视。
2.低血压,高血压,其他心血管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患者慎用。
3.早期妊娠妇女,授乳期妇女,新生儿及早产儿 忌用。
4.长期应用本药可能引起溶血或造血功能障碍,尤其不宜长期注射用药。
5.抗组胺药虽属抗变态反应药物,但此类药物本身亦可引起过敏,苯海拉明有引起药物过敏性皮疹的病例,故在用药期间如病人出现皮疹即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组胺药物。
6.苯海拉明如与催眠,镇静,安定类药物合用,或同时饮酒可加重中枢抑制作用,应予避免。
7.抗组胺药物常有快速减效反应(tachyphylaxis),或称耐药性反应,如苯海拉明用于习惯性变态反应病患者时,初期疗效往往非常显著,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效果即逐渐下降,当出现此类耐药性反应时,宜及早改用其他种类的抗组胺药物,以免耐药性发展影响疗效。
一、鉴别:
乙醇胺的衍生物类药物中毒相鉴别。
一、饮食保健:
脱水过多者应补充水分。病情缓解后,可给患者细软少油的米汤、稀粥、面以及淡茶水、果汁等。这些食物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可补充热量和维生素。一些粗质通便的蔬菜和易使肠胀气的豆类不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