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股骨髁上骨折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下肢骨,大腿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关节肿胀 关节疼痛 单纯骨折 关节畸形 小腿以下缺血
  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内外髁上5cm以内的骨折,不应包括内外髁部骨折和髁间骨折(AO股骨远端A型骨折)。髁上骨折一般为关节囊外骨折,而髁部骨折(股骨远端B型骨折)及髁间骨折为关节囊内骨折。但髁上骨折与髁间骨折常相互波及,又称经髁间的髁上骨折或股骨远端C型骨折。
典型症状:关节肿胀 关节疼痛 单纯骨折 关节畸形 小腿以下缺血

一、症状

1.全身症状 大多较股骨干骨折为轻,休克发生率为股骨干骨折的1/8~1/10。

2.局部症状

(1)骨折之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局部之肿胀、疼痛及在股骨髁上部的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2)移位:表现为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曲畸形。

(3)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

(4)注意并发症:主要是有否伤及N动脉或其他血管损伤的表现。

二、诊断

1.外伤史 一般多为较剧烈之暴力所致。

2.临床特点 除骨折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畸形功能障碍外,应特别注意足背动脉有无搏动及其强度,并与健侧对比。同时注意足趾的活动与感觉,以确定N部的血管及神经有无被累及。

3.影像学检查 常规之X线平片可明确诊断并清晰显示骨折的类型及移位情况;有软组织损伤,尤其是涉及神经血管损伤者,可辅以MRI或血管造影检查。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股骨髁上骨折分伸展型和屈曲型,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伸展型骨折为膝关节伸展位受伤所致,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斜行,屈曲位受伤时,可形成由前上到后下的斜行骨折(图1),直接暴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目前以交通事故和工农业外伤所致高能量损伤多见,常为粉碎型髁上骨折或经髁间粉碎型骨折。

一、预防

本病多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特殊的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是关键。在预防方面,本病的重点是在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护理,关心病人,注意合理的营养,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患肢迅速恢复正常功能。功能锻炼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1.股骨下端急性骨髓炎:发病急骤、高热,寒战、脉快,大腿下端肿痛,关节功能障碍,早期局部穿刺可能有深部脓肿,发病后7~10天拍片。可见有骨质破坏,诊断便可确定。

2.股骨下端病理骨折:股骨下端为好发骨肿瘤的部位,如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患者有股骨下端慢性进行性肿胀史,伴有疼痛迁延时间较长,进行性加重,轻微的外伤可造成骨折,X线片可明确诊断。

一、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早期

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

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

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

其它食疗方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

二、适宜食物

早期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中期

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

后期

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三、不适宜食物

早期忌酸辣、燥热、油腻的东西,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另外,果子露,白糖也不宜

N动脉损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