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卵巢腹膜癌病)

  • 挂号科室:妇科
  • 发病部位:卵巢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年女性
  • 典型症状:腹胀 肚子疼 腹水 腹部肿块 血小板增多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起源于间皮细胞或间皮下一种比较原始的先驱细胞。  可以发生在任何被间皮覆盖的体腔上皮上,其中以胸膜间皮瘤最为常见,腹膜次之,而在心包膜及睾丸鞘膜则极少见。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过去曾被称为腹膜癌病(carcinomatosis)。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部分与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十分相似,诊断比较困难,在女性患者极易误诊为卵巢癌。
典型症状:腹胀 肚子疼 腹水 腹部肿块 血小板增多

一、症状

1、腹部症状

(1)腹胀

(2)腹痛:腹痛多样,排尿、排便时加重。

(3)腹水:多数患者有浆液性或血性腹水,弥漫型间皮瘤多见。

(3)腹部包块。

(4)少数患者初期表现为慢性小肠梗阻。

2、全身症状

(1)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

(2)可产生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样物质,引起发生低血糖症状、血小板增多症及血栓栓塞等。

二、转移

(1)沿浆膜和间皮下组织增殖扩展,累及腹腔内器官于表面。

局部浸润胃肠道,可侵及黏膜下甚至黏膜层。

(2)经横膈直接蔓延至胸腔及纵隔器官。

(3)通过淋巴和血源发生于任何器官,以肝、肺常见,其次为肾上腺、甲状腺、肾、胰腺和骨。

三、临床分期

Ia:肿瘤限于盆腔或上腹部单个区域。

Ib:肿瘤累及邻近器官。

II:肿瘤弥漫性分布于整个腹腔表面。

III:肿瘤累及胸腔和胸腹腔外淋巴结。

IV:远距离血源性转移。

四、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 线和超声等检查可以提供肿瘤存在的可能性,但确诊有赖于腹腔镜检、剖腹探查和病理学证实。当组织学不典型,特别是上皮型间皮瘤的形态学酷似转移性腺癌,EPSPC 以间皮细胞占优势时,传统的光镜检查有时难以区别,需结合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才能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1、接触石棉

(1)接触途径:

职业、环境及石棉工人的家庭成员。

其中最主要的接触是职业。

(2)机制:

石棉纤维吸入呼吸道,通过横膈或血流吸入腹腔,在组织中形成石棉小体,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诱发间皮增生、非典型增生,甚至引起癌变。

(3)致癌力因素:

接触的时间、数量量,石棉纤维的类型、特性、长度,宿主的敏感性。

接触的量越大和时间越长,发现腹膜间皮瘤的机会越多。

人的间皮瘤主要是由青石棉所引起,其次是铁石棉和透闪石。

(4)潜伏期:

平均33~43年。

2、放射性物质

病毒、遗传、个体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等刺激。

一、预防

定期筛查,早期诊断、治疗。

术后做好随访。

二、术前准备

1、CA125、CEA、AFP、HCG等肿瘤标记物检查。

2、超声波或CT检查。

了解肝、胆、脾有无占位性病变。

3、钡餐、钡剂灌肠等全面的胃肠检查。

排查原发于消化道的卵巢转移瘤。

4、静脉肾盂造影等泌尿系统检查。

了解输尿管、膀胱是否遭到肿瘤侵犯。

5、一般性术前检查:

血尿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6、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

7、阴道术前擦洗3天。

8、肠道准备:术前半流质2天,流质1天,术前3天口服灭滴灵。

9、充分配血。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鉴别

一)腹腔转移性肿瘤

常来自胃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等。

腹膜假性黏液瘤:

卵巢黏液囊腺瘤破裂、腹膜种植引起,或阑尾或胰腺囊肿破裂引起。

特点:腹水呈胶冻状黏液。

腹水找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

通过消化内镜、消化道造影、腹盆腔超声和CT、扫描、血AFP以及其他相关肿瘤糖抗原的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甚至电镜检查进行鉴别。

二)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

1、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均阳性。

2、EPSPC诊断标准:

(1)双侧卵巢为正常大小,或良性增大。

(2)卵巢外病变大于卵巢表面被侵及病变。

(3)显微镜下检查具其中一种情况:

A.卵巢无病变。

B.肿瘤仅侵及卵巢表面上皮,无间质浸润。

C. 卵巢实质内病灶<5mmX5mm。

D.肿瘤侵及卵巢表面上皮及其下的皮质,体积〈5mm*5mm。

(4)组织类型与细胞学特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类似或一致。病理学特征与卵巢乳头状浆液性腺癌相似,以浆液性为主,分化程度不限,大多含砂粒体。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预后较卵巢上皮性肿瘤差。

三)结核性腹膜炎

好发年龄:40岁以下。

症状:

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血沉增快等。

腹部可有“揉面感”。

腹水多为淡黄色,有时为血性,比重1.016~1.020。

腹水细胞学涂片:白细胞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抗酸染色或可找到结核菌。

腹水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40%。

抗结核治疗有效。

四、其他

胰岛素瘤、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肝硬化腹水。

一、食疗方

1、铁(铁食品)树叶红枣汤

铁树叶200克,红枣10枚。

两味洗净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取汁。

每日1剂,分3次服,30日为一疗程。

2、乌贼白果

乌贼肉60克,白果10枚,调料适量。

两味洗净,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肉烂,加调料即成。

每日1次,连汤服用。

3、龙珠茶

龙葵子15克,麦饭石30克,红糖适量。

龙葵子、麦饭石二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调入红糖。

每日代茶饮用。

4、紫草鹑蛋

紫草根60克,鹌鹑蛋4枚。紫草与鹌鹑蛋加水共煮,至蛋熟透。去紫草。

每日1剂,食蛋,连服15日。

5、益母草煮鸡蛋

益母草50克,鸡蛋2枚。

益母草洗净切段,与欢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即成。

每日1剂,吃蛋饮汤。

二、化疗药膳应

1、鲜芦根汤

鲜芦根120克,冰:糖30克。

鲜芦根,加水约500毫升,煮20分钟,加入冰糖,即可。

每日一至二次,或当茶饮。

功效:清胃止呕。

适应证:化疗期间恶心、口干等。

2、鲜藕姜汁粥

鲜藕(去节)500克,生姜汁10克,粳米100克。

共入1000毫升清水,以弱火煮粥,约1个小时,熟时加入姜汁即成。

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和中养胃。

适应证:化疗期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3、佛手粥

干佛手10克,粳米100克,冰糖和葱适量。

干佛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水1000毫升,同煮粥。加冰糖和葱调味食用。

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理气和胃。

适应证:化疗期间,食欲不振、腹胀等。

4、海参茯苓羹

枸杞子20克,茯苓20克,海参(湿)250克。

先将枸杞、茯苓煎水,取水与海参煮熟烂,和盐调味,作羹服食。

每日一次。

功效:滋补脾肾,养阴生血。

适应证:化疗期间,眩晕,短气,心悸,白细胞减少者。

5、龙眼大枣炖甲鱼

甲鱼1只约250克,龙眼肉20克,大枣20克,盐姜适量。

甲鱼宰杀去肠脏洗净,和龙眼肉、大枣加水1000毫升,炖1小时,和盐姜调味。

每周一至二次,佐膳。

功效:具有健脾补中,添精生血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肿瘤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

6、红萝卜粥

红萝卜250克洗净切片,粳米100克,姜粉、山楂粉适量。

红萝卜洗净切片,加入粳米,水1000毫升。共煮粥,约1个小时,煮熟后,加姜粉、山楂粉即可。

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理气和胃。

适应证:化疗期间,食欲不振、腹胀等。

7、钩藤莲子牛奶汤

莲子50克、钩藤20克,牛奶100毫升,冰糖或白砂糖适量。

先用水适量煮莲子、钩藤20克,去渣取水,放入冰糖或白砂糖调味,冲入牛奶,煮沸即可服食。

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健脾养胃、补虚生血。

适应证:适用于化疗期间,眩晕纳差者。

8、清蒸鲫鱼

鲫鱼1条(500克),冬笋片60克、香菇30克、葱、姜适量。

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盛入盆中,把冬笋片、香菇、葱、姜适量依次排放在鱼身上,入锅内煎20分钟,然后倒入锅中,加入清水500毫升,汤开后调好口味即可。

每日一次。

功效:益气养血。

适应证:化疗期间,体倦乏力等。

三、饮食禁忌

1、提高免疫功能:食香菇、蘑菇、猴头菇、木耳等食品。

2、少量多餐,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

3、化疗期间食物多样化,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

4、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

5、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防止腹胀、腹泻和便秘。

6、多食血和肉,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

7、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黄鳝、鸡、骨等。

8、饮食中加入一些生姜,或服用用药膳开胃健脾,防止呕吐。

9、化疗期间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不吃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少吃熏、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忌烟、酒、辛辣刺激及高脂肪饮食。

肠梗阻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