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不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肾,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典型症状:心悸 烦躁不安 五心烦热 失眠 健忘
心肾不交症状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
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呜,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
心肾不交疾病病因
病因包括,久病,思考太多,抑郁,房事不节。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火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这称为心肾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济。如果思虑过度,或者心情抑郁,心火亢盛,就会心神不宁。向下损耗肾水,失阴液濡养,或者过于用肾,则腰酸,头晕,健忘(髓脑由肾来补养)。且肾阴不足,肾阳相对偏亢(在中医,每个脏腑都有阴和阳,理想状态是两者平衡),因此就会觉得手心热,咽干口燥,舌红等假(虚)热的表现。
心肾不交鉴别诊断
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则水火互济,心肾相交。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
心火偏亢,则心烦失寐,心悸不安,健忘;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坝u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带下。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火亢盛证相辨别,心火亢盛证仅表现为心烦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状,而无肾阴虚见症。本证既有心人偏亢的症状,又有肾阴虚的见症。
辨证注意点:心火偏亢的临床表现,伴有肾阴虚的见症。
心肾不交饮食保健
饮食原则
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按时吃饭.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
食疗方案
平时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2的食品;同时,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健脑,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保护眼睛的食物,如鸡蛋,动物的肝,肾,胡萝卜,菠菜,小米,大白菜,番茄,黄花菜,空心菜,枸杞。
饮食上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一条腿(蘑菇),一条腿不如没有腿(鱼)。经常吃海带,河鱼,鱼油可减脑细胞死亡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