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颈部血管损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颈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静脉曲张 收缩期杂音 颈髓完全性损伤 呼吸困难 充血
  枪伤、刺伤、切伤、爆炸伤和车祸,均可能造成颈动脉或合并颈静脉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为侧壁伤、撕裂伤或断裂,亦可发生动静脉瘘。症状有伤口出血或脑神经功能障碍,局部可扪及血肿。颈部动脉横断伤,且伴有严重神经障碍体征者,即使手术修复动脉裂口,终会因脑缺血时间过长而神经功能不得恢复。因此,只有对未引起严重脑神经功能障碍的颈动脉损伤病例,经做动脉修复术后才能取得效果。有些学者提出,术中阻断颈总动脉血流后,可测定颈内动脉压力,如果收缩压在6.67kPa(50mmHg)以下者,说明同侧脑半球血流不足,应该使用颈动脉内或外转流法进行动脉修复。颈外动脉、椎动脉或颈内静脉损伤可做结扎术。如果颈内动脉挫伤缺损,可做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交叉吻合术。
典型症状:静脉曲张 收缩期杂音 颈髓完全性损伤 呼吸困难 充血

颈部血管损伤症状诊断

   一、症状

由于穿入伤的类型及颈部损伤的部位各异,因此症状不尽相同,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时,更使症状复杂化。

    1.出血

有大量出血或颈部周围组织内有迅速形成的巨大血肿时,由于急性失血可致休克。但有时小的盲管伤或穿入伤合并有大血管断裂或穿孔时,可仅有小量,甚至完全没有外出血的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

根据Rubio 25年来对72例颈动脉急性损伤的分析,其中25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昏迷、轻偏瘫、失语、单瘫、全偏瘫、截瘫、面瘫等,但以昏迷、轻偏瘫、单瘫及轻偏瘫加失语者较为常见。

3.合并其他器官损伤

血管损伤合并其他器官的损伤,也比较常见。其中有气管、食管、心脏、胸膜、肺、胸淋巴导管、臂丛及喉等损伤。如系锁骨下动脉损伤,可在锁骨下动脉的部位出现血肿及臂丛的损害,同时失去外周的脉搏。

4.呼吸困难

 由于颈部血管出血及血肿的扩大,气管或喉本身的损伤,可发生呼吸困难。

5.血肿

颈动脉和椎动脉的损伤,同时伴有或不伴有颈静脉损伤时,其搏动性血肿症状多在伤后第2天出现,有些在伤后第l~5天或更迟出现。动静脉血肿一般比单纯动脉血肿症状出现为早,有时在伤后几小时可听到杂音,而搏动的产生则在第3~4天后出现。

当血肿和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相连通时,不仅在血肿部位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且杂音常沿颈总动脉和其分支向中枢和外围传播。

动脉血肿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搏动,伴患侧头痛和放射性耳痛;颈内动脉血肿则有患侧视盘水肿和充血,静脉扩张,以及视力减退现象;椎动脉损伤时,则无这些症状。又颈内动脉血肿可向咽腔突出,如误诊为扁桃体周脓肿而作切开,患者可立即死亡。进食不慎也可使其穿破引起大量出血。血肿若不及时处理,则可引起继发感染,也可招致出血和脑部并发症。

一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肿,由于循环障碍可发生偏盲,或有患侧眼底静脉曲张,动脉收缩及视力减退的表现。动静脉血肿的杂音比较明显,不仅沿血管,而且可在远离损伤的部位听到双杂音,患者自己也可听到颈部有持续性杂音。这是由于颅骨、锁骨、肋骨的传导所致。此外在局部还可以摸到持续性震颤。有时可以发生脉搏减弱和缓脉的现象,有的病例有前庭功能紊乱及严重头痛。

6.全身症状

出血严重者有心悸、气短、口渴、耳鸣、头昏、不安、惊慌、皮色苍白、脉搏快、血压低等症状。

二、诊断:

1.病史 有颈部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颈部穿入伤可以找到入口及出口。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钝挫伤时颈部无伤口。

(2)有外出血、休克等症状。

(3)如有假性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性杂音。

3.辅助检查诊断。

4.以探查术确定诊断

在Flint的146例、206根大血管损伤中,有45例(32%)无诊断性体征,但因穿入伤的部位接近大血管,因此进行了探查术,结果确定了诊断。

颈部血管损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弹片伤、枪伤、刀伤、锐器伤及钝性挫伤都能损伤颈部血管。刀伤及枪伤为颈部穿入伤常见的原因。颈前三角区有颈动脉鞘及其他组织通过,故为危险区。穿入伤易使该部位的血管受损伤。

二、发病机制

低速度的弹片与高速度的弹片穿入伤相比较,前者的损伤程度比较小,而高速度的弹片则对组织破坏性很大。其次,对于各种不同原因的穿入伤,组织受伤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刀伤一般呈直线的方向进入,如刀的长度和外形及进入的方向,行凶人和受伤者的位置,伤口的部位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弹片伤一般不呈直线,慢速枪弹和弹片穿入组织所经过的平面可因颈椎及下颌骨而发生偏斜。又血管的结构如颈动脉鞘可使枪弹发生折转。弹片所致大血管损伤并不常见,除非弹片接近颈部血管通过。当颈部偏转或后仰时,血管被拉紧,枪弹也可直接击中血管。颈部动脉损伤的病理变化与病因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动脉系直接损伤,如裂伤、穿入伤,但钝挫伤也可造成动脉壁内的损伤。由于解剖关系,动脉常和静脉、神经伴行,因此血管损伤常伴有神经损伤。同时动脉损伤比静脉损伤严重得多。

血管损伤可分为3类:

    1.血管壁损伤

血管受到暴力打击,管壁尚未破裂时,从表面看似乎完整,但实际上内膜层或肌层可能已经受损伤。这种损害虽然没有立刻出血的危险,但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在远端动脉形成栓塞、继发性出血、假性动脉瘤和动脉痉挛。

    2.损伤性动脉痉挛

动脉受到钝力打击后,弹片在动脉壁擦过或存留,或动脉壁受到骨折片的刺激等,虽未使管壁破裂,但可使之痉挛。一般仅限于直接受伤部位,有时可波及动脉的全部及其分支,严重者可阻止血流通过。大多数痉挛在24h内自行消失。一般可用温湿敷或1%~2%普鲁卡因湿敷,不需特殊治疗。如痉挛持久不消失,则应设法解除。可考虑使用节段性加压扩张术,使痉挛血管逐段扩张。

    3.血管破裂

致伤物造成血管壁全部或部分裂断时,按血管破坏的程度和性质,可分为3种:

(1)切线破裂伤:仅动脉壁一侧破裂,因动脉壁的裂口被周围弹力纤维和平滑肌收缩所牵拉,裂口不但不能缩小,反而增大。故出血多而不易自行停止。

(2)穿入破裂伤:多为弹片穿过动脉壁,动脉壁入口和出口两处穿破伤,其出血的危险与切线破裂伤相同。

(3)完全横断:动脉完全断裂时,开始出血剧烈而量大。但由于动脉的两端发生蜷缩和损伤性血管痉挛,同时伴有出血后血压下降,易致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因此较小的动脉断裂,也不一定立即发生严重出血致死。


颈部血管损伤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1.病史

有颈部外伤史。

2.临床表现

颈部有开放性伤口;伤口有逸气;患者失声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头部运动异常,有皮下气肿,气胸,脊神经损伤等体征。

3.辅助检查诊断。

颈部血管损伤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血栓形成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