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盐性肾炎(肾性失盐综合征,索恩氏综合征,索恩综合征,真性失盐性肾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尿道,肾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年男性多见
- 典型症状:多尿 失盐 恶心 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 氮质血症
一、症状
本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
1.大多为成年男性,尤以青年多见。
2.有酷似Addison病的症状, 50%病人有多尿和夜尿,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分布较均匀,但口腔颊部黏膜色素沉着较少见,此与Addison病不同。急性发作期常感明显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检发现体重下降、脉细弱、血压低,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虚脱与晕厥。有脱水表现及肌痉挛,严重时精神错乱、谵妄、昏迷及尿毒症和酸中毒。
3.有慢性肾脏病史。
4.摄入大量食盐(10~20g/d)可缓解症状。30%病人有胃炎和长期服用大量碱性药物史。
5.去氧皮质酮治疗无效,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正常,尿醛固酮排量增加。
二、诊断
1.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多尿和夜尿,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急性发作期常感明显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脉细弱、血压低,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虚脱与晕厥。有脱水表现,肌痉挛,严重时精神错乱、谵妄、昏迷及尿毒症酸中毒。
2.实验室检查有血钠、血氯均降低、血钾增高(偶有降低)、氮质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改变。
3.摄入10g/d的食盐的情况下仍不能维持正常的钠平衡。
4.去氧皮质酮治疗无效。
5.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尿醛固酮含量增加。
根据以上几条可作出诊断。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慢性肾疾病的综合症,常见的病因有:
1.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2.肾髓质囊性病变,如多囊肾。
3.肾结核、肾钙化。
4.双侧肾发育不全。
5.梗阻性肾病等。
二、发病机制
肾脏间质性疾病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使其对醛固酮的反应性差,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减少,大量的氯化钠从尿中排出,从而产生低钠血症。其特殊性为肾小管丧失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功能远较肾小球功能损害严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肾单位损坏,而残存者须经受血浆中溶质的过度负荷,以致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即产生了盐和水分的过度丧失。
本病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引起该病发生的各种原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对已患病人要积极对症处理,控制病情进展,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一、主要应鉴别的疾病有:
1.假性醛固酮减少或先天性肾性失盐综合征
(1)为遗传性疾病。
(2)见于新生儿,肾间质多无病变,一般随年龄增长可自行缓解。
2.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患者皮肤色素沉着不均匀,以皱褶、伤痕、受压部位多见,黏膜色素较深。另有以下几点可资鉴别:
(1)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醇排泄量下降。
(2)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一、失盐性肾炎食疗方
1、车前叶粥
车前叶30~60克,葱白1茎,粳米50~100克。将车前叶洗净并切碎,同葱白煮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煮粥。
用法:每日2~3次,5~7天为一疗程。
中药食疗疗效:利尿,清热,明目,祛痰。适用于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症的急性肾炎患者。患有遗精、遗尿的病人不宜食用。
2、葫芦粥
陈葫芦粉(越陈越好)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粳米、冰糖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煮至米烂熟,加陈葫芦粉,再煮片刻,以粥稠为度。
用法:每日2次,温热顿服。5~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及心脏病水肿、脚气水肿等。
3、冬瓜赤豆粥
冬瓜500克,赤豆30克。将冬瓜、赤豆加水适量煮汤。
用法:不加盐或少加盐。食瓜喝汤,每日2次。
疗效: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消渴。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慢性肾炎脾肾虚寒者不宜食用。
4、白菜薏米粥
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先将薏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
疗效:健脾祛湿,清热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