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小儿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其他,肺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 多发人群: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 典型症状:咳嗽 乏力 低烧 食欲减退 颜面潮红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症状诊断
一、症状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数起病较急,一般多以突然高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达39℃~40℃之间,伴有盗汗、食欲不振、咳嗽、气促等症状。
有的病儿除高热外兼有头痛、嗜睡,有的患儿在起病时就出现脑膜炎的征象,即脑膜型,多见于婴幼儿,约占53.9%;
有的病儿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以咳嗽、发憋、发绀等为特征,特别是肺部听诊出现湿性音时易误诊为肺炎,即肺型约占31.5%;
有的患儿高热持续不退或者体温起伏不定,并伴有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上易与伤寒、败血症等疾病混淆。
约占5.5%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倦怠等,常被误诊为营养不良。
此外,还有以弛张热、严重中毒症状、紫癜或出血等表现为主,酷似败血症,即败血症型,约占3.6%。
6个月以下婴儿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特点是,发病急,症状重,累及器官多,特别是容易伴发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进展快,病死率较高。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以高热起病,在病初常不易被诊断。临床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部X线摄片等进行诊断。
典型的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诊断并不难。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特点可做出诊断,早期应密切随诊。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疾病病因
一、 发病原因
原发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大量结核菌同时或在极短时间内相继进入血流所引起,因此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不过是全身粟粒结核病在肺部的表现。主要是胸腔内淋巴结或初染灶干酪样病变破溃侵入血管,大量结核杆菌借血循环可达到全身主要脏器如肺、脑、脑膜、肝、脾、肾、肠等引起粟粒样结节病变,在病因上除结核杆菌菌血症外,患儿的高度过敏状态是重要因素。
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
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 30min,70℃ 10min,80℃ 5min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干热100℃需20min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杀菌,温度需高、时间需长。痰内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h内被杀死,而紫外线仅需10min。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痰液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则需24h方能生效。
二、发病机制
小儿机体过敏状态较高,尤其是血管系统的高度过敏状态,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当机体免疫力减弱时,主要是原发灶或气管支气管旁的干酪性淋巴结侵入血管,大量结核菌侵入血循环,随着其入侵的途径、数量、次数及间隔时间长短产生菌血症,并通过血管壁和血管内膜侵入肺间质和肺实质形成粟粒结节。
由于结核菌入侵血流的途径的不同,其发生的部位及类型也不一样。当结核菌侵入肺动脉、支气管动脉经右心入小循环则引起粟粒型肺结核。当结核菌侵入肺静脉,经左心进入大循环播散到周身器官,如肺、脑、肝、脾、肾肠以及脑膜、胸膜、腹膜及心包膜等则引起全身性粟粒结核。此外在急性传染病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或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后,使结核病灶恶化、进展,促进病变侵蚀血管而增加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流的机会,均可导致本病。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预防
一、预防
1、发现病例及早防治早期发现是患儿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定期作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小儿,其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显著为高。
2.进行宣教重视隔离进行广泛卫生宣教工作,使群众对结核病有正确的认识,作好结核病人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保护小儿使不受传染。此外注意其他预防措施如乳牛的管理乳品消毒、婚前检查、孕期检查、宣传不随地吐痰等
3.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小儿感染结核的机会。
4.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5. 化学预防即服用异烟肼预防结核病在下列情况可考虑:
①接触开放性肺结核父母的婴幼儿;
②新近结素反应由阴性变为阳性的自然感染儿;
③结素呈强阳性反应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④结素阳性并有早期结核中毒症状,但肺部X线检查尚属正常的小儿;
⑤结素阳性反应,而同时因其他疾病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
⑥结素阳性反应的小儿患麻疹和百日咳后。预防剂量10mg/(kg?d)疗程6月~1年。预防可达到三种效果:
① 预防儿童活动性结核病;
② 预防青春期结核病复燃;
③ 预防肺外结核病发生。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
一、鉴别
在X线片已显示粟粒样阴影后,尚需与急性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霉菌性肺炎、结节病、朗罕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网状细胞病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郎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卡氏肺囊虫病、恶性肿瘤肺转移等鉴别。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饮食保健
饮食要富于营养,宜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要多食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动物类食品,如鸡、鸭、鹅肉,瘦猪牛羊肉等;植物类食品,如面粉、豆类食物及大豆制品,食用时要煮熟煮烂,切忌生硬不易消化,不利于人体吸收。忌食辛辣。尽量少吃或不吃海鲜,因为抗痨药有增高血尿酸的副作用,而海鲜会加剧血尿酸增高作用,而且抗结核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过敏, 有烟酒嗜好者应坚决戒除,对因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致药物性肝病患者,指导其应避免进食过高热量的食品, 如煎、炸食物、巧克力等,以防肝脏脂肪变性,妨碍肝细胞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