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漆所致皮肤病(涂料所致皮肤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头痛 丘疹 水肿 水疱或大疱损害 风团
  由于接触漆所致的皮肤病。漆疮是由于对漆树或生漆过敏而引发的一种皮肤病,属于接触性皮炎。初次发作时,病情多数较重,以后再发,则症状减轻,然而也有少数患者愈发愈重,甚至一嗅到漆味或一见到漆(可能接触其挥发物而未觉察)即可引起发病。
典型症状:头痛 丘疹 水肿 水疱或大疱损害 风团

一、症状

以生漆皮炎为最典型,具代表性。一般在直接或间接接触后1~2h至10余天发病。初发大多只在暴露部位,以颜面、颈部、手腕关节周围、手背及前臂等处为多,少数可同时发生于阴茎、包皮、阴囊及股内侧,其后可延及躯干、四肢等处,继发部位可能与搔抓有关。所有病例均发病急剧,首先发痒、灼热,其后即于上述部位出现皮损。按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

1.皮炎 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大片水肿性红斑及痱子样皮疹,没有水疱,重者于患处出现大片潮红、肿胀,继而迅速发生密集的自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并迅速变为水疱或大疱。破后形成大片糜烂面。发生于颜面及外阴部者,其红肿尤为显著。重者可泛发全身,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病程自限性,大致1~2周即可痊愈。

2.荨麻疹 多为全身泛发性,呈风团样表现,色泽鲜红,消退亦较缓。可出现阳性皮肤划痕反应。

二、诊断

根据症状,病史即可诊断。

一、发病原因

绝大多数漆性皮炎是由于直接接触漆或已经涂过漆的物品所致。

二、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漆性皮炎是由于直接接触漆或已经涂过漆的物品所致。

1.桐油

由此引起的皮肤病仅在国外文献中报道过。

2.生漆

引起皮肤反应则相当多见,在采集,调制,运输,加工和使用中均有所见,我们所调查的某纱厂漆筒管工人及某印染厂漆工间工人中,漆性皮炎的发病率均在80%~90%以上,一般认为漆液主要通过毛囊口进入机体,发病的迟早,症状的轻重也各有差异,即使在同一人身上,每次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不论以往过敏与否,在以后重复接触中都可能发生或不发生过敏反应,从许多临床及现场调查研究情况来看,生漆既可通过原发性刺激作用致病,但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致敏原,一般说来,似以前者为主,目前认为生漆中的主要成分漆酚是引起皮肤变态反应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其中的某些挥发性物质,生漆存放时间愈长,挥发物逸出愈多,就不及新鲜漆那样容易致敏。

3.合成树脂漆致病情况则依其品种而定。

4.普通油漆本身很少引起皮肤病,仅在调制中偶因接触某些颜料(如铬黄,立索尔红等)或溶剂(如松节油,香蕉水等)而引起皮炎。

1.注意操作规程 熬炼、调制和使用各类油漆或有危害性的颜料、树脂时,应尽量避免玷污皮肤和衣服。

2.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备,特别是放置漆液或熬炼漆液的处所。

3.严格执行个人防护 使用头巾、工作服、手套、橡皮靴、围裙,并可酌情涂抹适当的皮肤防护剂。下班后必须洗净手。如被漆玷污,可用苛性钾、甘油混合液清洗(配方:苛性钾1.0,甘油10.0,乙醇30.0,水60.0)。

4.进行过敏鉴定 如欲选择准备从事生漆操作工作者,首先可用1∶1000生漆乙醇溶液作斑贴试验。凡阴性或仅有轻微反应者,可以参加工作;若反应强阳性,显示高度敏感者,则不宜参加这类工作。

与荨麻疹相鉴别,漆或涂料接触史是鉴别的要点。

1、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饮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毛囊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