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脱位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下肢骨,足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为压缩挤压暴力所致者
- 典型症状:肢体局部的皮肤颜色和温度改变 关节疼痛 压痛 残株型骨折 距骨坏死
一、症状
踝部肿胀、剧烈疼痛、触疼明显,主动的关节活动消失,下肢负重障碍。
二、分类
距骨骨折一般分为以下5型:
1.距骨头骨折:多呈粉碎状,较少见。
2.距骨颈骨折:较多发,视骨折情况不同又可分为。
(1)单纯距骨颈骨折,不伴有脱位征者。
(2)伴距骨体后脱位的距骨颈骨折,此型较复杂,后期问题亦多。
3.距骨体骨折:亦可分为3型:
(1)无移位的距骨体骨折。
(2)有移位的距骨体骨折。
(3)粉碎性距骨体骨折。
4.距骨后突骨折:易与三角骨块相混淆。
5.距骨软骨骨折:多为较轻的暴力所致,尤为扭曲情况下受到撞击暴力时易发生。
三、诊断
一般多无困难,可依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症状及X线平片(正位、侧位及斜位)加以确诊。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踝关节的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压痛点多局限于踝关节下方,且与骨折分型的部位与骨折线的走行相一致。除距骨后突骨折者外,下肢负重功能多有障碍。
一、发病原因
常为压缩挤压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大多系高处坠下时的压缩、或挤压暴力所致;尤以足背伸时更易引起。此时以距骨颈部骨折为多发,次为距骨体骨折。足处于中间位时,多导致距骨体骨折,而足跖曲时则距骨后突骨折多见。类同的暴力尚可引起距骨的脱位。
预防:无特殊预防,避免外伤。
易与撕脱骨折相混淆。
一、适宜食物
1、应增进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豆制品等及适当增加钙质。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香蕉等。
2、距骨骨折脱位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忌食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香烟、饮酒等嗜好应戒除。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