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史-约综合征(小儿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小儿费-郎二氏综合征,小儿诺伊曼综合征Ⅱ,小儿皮肤黏膜眼综合征,小儿史-约综合症,小儿斯-琼综合征,小儿斯-约二氏综合征,小儿眼-口-外生殖器综合征,小儿重症多形红斑)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年及儿童期
- 典型症状:肚子疼 黏膜损害 高热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一、症状:
本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及儿童期,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中毒症状 病起高热,体温可高达38~41℃,婴幼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发热持续约2~3周。1~10天内出现皮肤、黏膜损害,随疾病进入极期,全身症状亦渐加重。约1/3的病例伴有肺炎,X线胸部透视为斑片状阴影。少数可出现关节炎,偶有发生心肌炎和肾小球肾炎者。极重病例常发生循环衰竭。
2.广泛皮损 四肢、躯干、头面部甚至遍及全身的红斑、水疱、典型而大小不等的大疱性多形红斑,尼氏征阴性。在1~2周内反复发生,严重者融合成大片,泡破后大量浆液性渗出和糜烂面,形如二度烧伤。若无继发感染1~4周后结痂脱屑,不留瘢痕。皮损可迁延3~6周。
3.黏膜损害
(1)消化道表现:几乎所有病例均有口腔炎,表现为大泡、糜烂、出血和结痂,因疼痛而吞咽困难和流涎,少数病例胃、小肠乃至直肠肛门亦有黏膜糜烂,而出现腹痛和腹泻;口腔黏膜损害,国内王尚兰等以及国外资料都称发生率为100%。
(2)眼部症状:Maureen等认为急性结膜炎、眶周肿胀和角膜炎引起的羞明等眼部表现本病早期主要症状。此外还有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前房蓄脓等。眼部炎症的发生率为80%~90%。
(3)泌尿系统表现:膀胱炎、外阴及尿道口炎致使排尿困难。
(4)呼吸道表现:鼻前庭乃至喉、气管、支气管黏膜糜烂,出现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
二、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诊断。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可能系细菌或病毒感染、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是机体对某些抗原的过敏反应。已肯定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几点。
1.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 常在感冒后发生,尤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部分病人伴有肺炎,血清冷凝素滴度上升和分离到肺炎支原体。
2.药物过敏 有人认为本病属于重型药疹,有关的药物有青霉素、磺胺等抗菌药;保太松、柳酸盐、汞剂、可待因、巴比妥类、抗癫痫药等。
3.其他 与疫苗接种、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等亦偶尔有关。
应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做好小儿皮肤黏膜护理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加强营养和增强体质。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应深入细致地寻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避免食用与发病有关或可使病情加重的食物,如鱼、虾、蟹等异性蛋白质。如对药物过敏,应尽量查寻致敏药物,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情况,到医院就诊时,亦应向医生说明,以取得配合,不再使用该药及含有对该药致敏的药物成分的药物。
一、鉴别:
1、天疱疮 经过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水疱基底无炎症,尼氏征阳性。细胞学检查可见有无疱疮细胞。
2.药物性皮炎 大疱性多形红斑型者与本病类似,但有服药史,预后较好。
3.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Lell病) 症状较本病更严重,发病急剧,经过迅速,皮损呈二度烫伤样广泛剥脱。因表皮迅速坏死,故皮肤呈暗紫红色,尼氏征阳性。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