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皮质化脓性感染(化脓性肾炎,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肾皮质脓肿,肾痈)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肾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尿急 寒战 高热 乏力 食欲不振
一、症状
常先有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病史。突发性的寒战、高热、腰痛,伴乏力食欲不振。初期无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后期因为感染侵入肾盂而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患侧腰部肌肉紧张,肾区和脊肋角有明显叩击痛。
二、诊断
除上述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外,结合试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由体内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如疖、痈、脓肿、感染的伤口、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肾邻近组织感染,偶可继发于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或先天性畸形如儿童的膀胱输尿管反流。
二、发病机制
早期病变局限于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微小脓肿,这些微小脓肿可集合成多房性脓肿。如未及时治疗,可形成肾痈;少数可穿破肾包膜、侵入肾周脂肪,形成肾周肿块。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尤其冬季增加呼吸道抵抗力尤为重要。
2.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减少链球菌感染的机会。
3.如果已发生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立即彻底治疗,也是预防急性肾炎发生的重要环节。
4.调节好生活,劳逸结合。
5.有些抵抗力较差的人,在冬季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可预防性服用清热解毒中药。
1.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 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腰痛。但患者有腰椎向患侧弯曲,肢体活动受限。且KUB平片显示肾区密度增加,腰大肌阴影消失。B超和CT则可以鉴别是肾皮质还是肾周围的化脓性感染。
2.急性肾盂肾炎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畏寒、高热,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也会出现腰痛和肾区叩击痛。但尿路刺激症状更严重,而肾区叩痛较轻。B超检查肾无液性暗区,静脉泌尿系统造影(IVU)无肾盏受压变形移位性变化。CT亦无肿块。
3.肾结核 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伴有低热、盗汗、乏力、贫血等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及不同程度的脓尿。但肾结核患者多无高热,而尿频较为严重,24 h尿中可查到抗酸杆菌,早期肾结核IVU表现为肾盏边缘不整齐,如虫蚀状;后期呈缺少1个或几个肾盏的征象。结核性脓肾时尿呈米汤样混浊,伴低热;B超可见肾内有积液。
4.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主要表现为腰痛,可伴有高血压症状。通常无发热,B超检查显示肾实质有圆形液性暗区,其边缘清楚;肾囊肿穿刺液呈草黄色透明液体。
5.肾肿瘤 主要表现有腰痛及腰腹部肿块,CT检查与B超检查显示肾实质内有占位性病变。肾肿瘤可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IVU显示肾盂肾盏变形、破坏或消失;CT注造影剂扫描示肾肿瘤有增强。
6.急性胆囊炎 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伴畏寒、发热,且有腹肌紧张,墨菲征阳性。但尿常规正常,无白细胞。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毛糙,胆囊增大。
7.胸膜炎 主要表现为胁腰部疼痛,疼痛常于深呼吸和咳嗽时加剧,常伴有畏寒、发热。体检可发现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减低;但无明显的肾区叩击痛。
注意食用蛋(鸡蛋、鸭蛋、鹌鹑蛋),奶(牛奶、酸奶),菜(新鲜蔬菜,以及萝卜、茄子、冬笋、木耳、海带等),豆(黄豆、豌豆、绿豆、豆制品),花生,黑芝麻,核壳桃,葡萄干,螺,蛤等贝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