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牙本质生长不全综合征(小儿Capdepone综合征,小儿Stainton综合征,小儿凹陷牙,小儿天冠牙,小儿牙本质生长不全综合症,小儿牙釉质发育不全综合征)

  • 挂号科室:口腔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牙齿形态异常 牙齿较小呈半透明状 牙齿上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 牙齿颜色异常 牙齿发黄
  牙本质生长不全综合征(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syndrom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根据牙齿呈半透明的乳光色的特殊外观和形态学改变而命名。  该疾病又称牙釉质发育不全综合征(hypoplastic teeth enamel syndrome)、棕色牙综合征(brown teeth synodrome)、凹陷牙(pitted teeth)、Capdepone综合征、Stainton综合征等。
典型症状:牙齿形态异常 牙齿较小呈半透明状 牙齿上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 牙齿颜色异常 牙齿发黄

一、症状:

1、常见发病部位。本病征累及乳齿与恒齿,这些表现在出生后长牙时即可出现。

2、临床表现。

牙冠呈半透明乳光色,可为浅黄色,也可为棕黄色。釉质易折失,特别是切牙切缘和磨牙的合面极易发生釉质折失,牙本质暴露,但无松动现象。牙本质暴露后极易被磨损,表现为全部或大部分牙齿逐渐被磨短,重度者可见磨耗后牙本质平面的出现。根据其磨损程度可分为:

(1)轻症。釉质形态正常,无实质性缺损,釉质呈白垩色不透明,表面疏松粗糙,有时呈黄褐色。

(2)中症。釉质实质性缺损 牙齿表面有带状或窝状的凹陷,变色呈白垩色或黄褐色。

(3)重症。釉质表面呈棕褐色变有蜂窝状缺损,甚至有无釉质形成或牙冠形态改变或缩小,表面粗糙对温度、化学刺激可激发痛。

(4)由全身性因素引起者 由全身性因素造成的釉质发育不全,左右同名牙对称,同时期发育牙同时受累。

二、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病牙拔除做病理学检查则可以确诊。

一、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乳恒牙均可受累。引起本症的编码基因是位于4q13。本症有部分患者还同时伴有全身骨骼发育异常(osteogenesis imperfecta),故有人认为本病与中胚层发育异常有关。

2、全身营养失调节。特别是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失调。

3、全身或局部感染。高热或代谢病、小儿麻疹、猩红热、乳牙根尖周炎症。

4、其他因素。

二、发病机制

本症因牙釉质和本质发育不良所造成,生后疾病即已形成。

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牙本质小管排列紊乱,管腔增大,单位牙本质中牙本质小管数量减少。部分区域牙本质小管消失。可见到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合成分泌的基质蛋白异常。细胞本身可能被包裹于基质或钙化的牙本质中,牙本质钙化异常。随着牙齿的进一步磨耗,髓腔和根管内不断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最多时可使整个髓腔内被修复性牙本质填满。

釉质厚度及形态发育正常,但釉牙本质界处缺乏锯齿状交错结构,使牙本质与釉质之间呈近似线状接合,机械嵌合力差。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发育正常。

一、预防:

1、防治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缺乏性疾病等。

2、重视母孕期营养,做好各种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增强体质,防止感染。

3、儿童轻中度釉质发育不全可用含氟儿童牙膏刷牙,可以修复釉质表面。

诊断过程中,因本病征有牙龈软组织肿胀应与齿槽脓肿相鉴别。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食青菜、菇类等绿色蔬菜

龋齿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