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分枝杆菌感染(布鲁里溃疡)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前臂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溃疡疼痛 伤口感染 皮下结节 结节 淋巴液流出
一、症状
皮损好发于前臂及小腿。起初为坚实无痛性皮下结节,破溃后形成坏死性溃疡,边缘呈穿凿性缓慢扩大,周围皮肤隆起,有浸润及色素沉着,表面干燥,溃疡底部为黏着性灰色假膜,一般溃疡较为表浅,个别可深及骨膜。病人没有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不发热。一般皮损呈单发,但也可在周围见有卫星病灶,几个月后可自行痊愈,极个别可持续数年。病程越长,皮损越大,由于瘢痕挛缩引起严重畸形。
二、诊断
皮损为单发的结节或溃疡,局部淋巴结不肿大,无全身症状,溃疡底涂片或组织切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确诊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
一、发病原因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ulcerans infection)的病原菌溃疡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为环球腐生菌,本菌生长缓慢,为非产色分枝杆菌,培养后生长温度在24~31℃,3~5周形成菌落。硝酸盐反应阴性,烟酸试验阳性,触酶试验阳性,中性红试验阳性。豚鼠接种不敏感,小鼠足垫接种可获得成功。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确切。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和标准,明确并落实各部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职责,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切实从管理及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注意鉴别;与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3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膜等途径,皆可造成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1、溃疡分枝杆菌感染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蘑菇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
2、溃疡分枝杆菌感染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