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代谢性酸中毒
-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有糖尿病等老年患者多见
- 典型症状:氰化物烧伤及合并中毒 慢性中毒 嗜睡 昏迷 谵妄
一、症状
酸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有力且深而快。严重时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如嗜睡、谵妄甚至昏迷。若伴有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可表现为心脏应激性增强、心律失常和神经兴奋性降低和腱反射减弱等。
根据酸中毒的表现,结合原发病因,临床上怀疑代酸者,必须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确定代酸的存在、发展阶段和代偿情况。
1.失代偿性代酸 ①pH值<7.35;②PaCO2在正常范围;③HC03-下降;④H2CO3与HCO3-之比由正常的1∶20上升到1∶15~10;⑤BE负值增大;⑥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1mmol/L。
2.代偿性代酸 ①pH值正常(7.35~7.45);②HCO3-下降;③PaCO2下降;④H2CO3与HCO3-之比正常(1∶20)。
一、发病原因
1.循环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足。
2.低氧血症。
3.低温使血管收缩,微循环灌注不良。
4.高热或长时间饥饿或糖尿病,血酮增加。
5.严重腹泻、肠瘘或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失碱性”酸中毒。
6.晚期肿瘤伴肝功能不佳。
7.营养不良,而予静脉内高营养治疗时。
8.肾功能不全。
二、发病机制
非挥发酸主要来源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代酸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非挥发酸的产生增加和肾脏的排出减少。
补碱应注意:过快纠正酸中毒,使游离高钙迅速降低,导致手足搐搦,酸中毒时细胞内缺钾,即使血钾正常也应进行适量补钾。
代酸诊断一旦确立,就应立即计算阴离子间隙(AG),以鉴别是AG增加型代酸,抑或AG正常型代酸,其病因和特点,同时判断呼吸代偿反应是否恰当,以排除混合性酸碱失衡。
1.阴离子间隙(AG)的计算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中所有阳离子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之和。所谓AG乃未测阴离子与未测阳离子之差。AG明显增加常提示有机酸在体内的积聚。AG可由可测离子计算出来:AG=(Na++K+)-(Cl-+HCO3-)。其正常值为8~16mmol/L。
2.代酸时呼吸代偿反应的判断 通常单纯性代酸时氢离子浓度与血气分析测得的PaCO2以及碳酸氢盐之间存在一种固定的比例关系:
PaCO2(mmHg)=pH值的最末两位数,或
PaCO2(mmHg)=1.5[HCO3-]+8±2,或
PaCO2(mmHg)=HCO3-+15
若超出该范围,则提示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如代酸合并呼碱常提示与肺炎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关的低氧血症;若无低氧血症的呼吸性碱中毒常为脓毒血症的最早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