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大叶性肺炎(肺热症,肺炎球菌肺炎)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壮年
  • 典型症状:胸痛 发烧 高热 咳铁锈色痰 急性面容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季节。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典型的X线表现为肺段、叶实变。病程短,及时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可获痊愈。
典型症状:胸痛 发烧 高热 咳铁锈色痰 急性面容

一、症状

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和紫绀。

2.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重症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等。亦可发生周围回圈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部分患者口唇和鼻周有疹I偈可出现黄疸 

5.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有湿罗音或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二、诊断依据

1.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二季。

2.起病前多有诱因存在,约半数病例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前驱表现。

3.突然起病寒战、高热。

4.咳嗽、胸痛、呼吸急促,铁锈色痰。重症患者可伴休克。

5.肺实变体征。重症患者血压常降至10.5/6.5KPa(80/50mmHg)以下。

6.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达0.80以上,核左移,有中毒颗粒。

7.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

8.痰、血培养有肺炎球菌生长。

9.血清学检查阳性(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10.胸部X线检查显示段或叶性均匀一致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11.血气分析检查有PaO2及PaCO2下降,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PaCO2可上升。

一、病因

1、感染因素(20%):

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荚膜,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免疫力下降(30%):

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大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3、机体因素(10%):

大叶肺炎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临床上起病急骤,病程大约一周,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1、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

2、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劳等诱因;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肝炎、糖尿病和口腔疾病等,可以预防大叶性肺炎。

一、鉴别

1、干酪性肺炎 有结核病史,起病缓慢,白细胞计数正常,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X线检查肺部可有空洞形成。

2、肺癌继发感染 年龄较大,起病缓慢,中毒症状不明显,可持续有痰中带血。X线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协助诊断。

3、急性肺脓肿 常咯大量脓痰,X线检查有液平面的空洞形成,可资鉴别。

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及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外,还可服用一些具有保湿、清肺热功用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山药、百合、白木耳、川贝等。

肺脓肿,脓胸,肺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