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鼻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新生儿
- 典型症状:嗜睡 窒息 呼吸困难 紫绀 鼻孔闭锁
一、症状:
凡新生儿有周围性呼吸困难、紫绀和哺乳困难时,就考虑本病,可用以下方法确诊。
1.用细橡胶导尿管自前鼻孔试通入鼻咽部,若进入口咽部不到32mm即遇到阻隔,检查口咽后壁看不到该导尿管,即可诊断后鼻孔闭锁。须注意排除导尿管太软、方向有误,以致该管在鼻腔内蜷曲而达不到后鼻孔。
2.用卷棉子自前鼻孔沿鼻底伸入,可以探测间隔的位置和性质。
3.将美蓝或1%龙胆紫液滴入鼻腔,1~2分钟后观察口咽部是否着色,若无着色可诊断为本病。
4.将碘油慢慢滴入鼻腔,行X线造影,可显示有无后鼻孔闭锁及其闭锁深度。
5.鼻内窥镜检查 用0度纤维光导鼻内窥镜,放入前鼻孔,边吸引分泌物,边观察后鼻孔情况。此法不但可以诊断本病,而且可以排队先天性鼻内型脑膜—脑膨出、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鼻咽肿痛、异物、疤痕性狭窄及鼻中隔偏曲等造成鼻阻塞的原因。
双侧后鼻孔闭锁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周期性呼吸困难和紫绀,直到4周以后逐渐习惯于用口呼吸。但在哺乳时仍有呼吸困难,须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学会交替呼吸和吸奶的动作。因此出生后有窒息危险和营养不良严重后果。
儿童及成人期患者主要症状为鼻阻塞,睡眠时有鼾症和呼吸暂停综合征,经常倦嗜睡,因为用口呼吸,说话发生关闭性鼻音,并有咽部干燥、胸廓发育不良等。单侧后鼻孔闭锁患者不影响生命,长大以后只有一侧鼻腔不能通气,并有分泌物潴留于患侧。
一、病因:
闭锁原因有下列学说:即胚胎发育时鼻颊膜遗留或颊咽膜遗留;后鼻孔被上皮栓块后堵塞,逐渐变为膜性或骨性组织;后鼻孔周围组织增生形成闭锁。
多数学者认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是在胚胎6周时,颊鼻腔内的间质组织较厚,不能吸收穿透和与口腔相通,构成原始后鼻孔而成为闭锁的间隔,此间隔可能为膜性、骨性或混合性,闭锁部间隔可以菲薄如纸,也中厚达12mm,但多在2mm左右。其间亦可形成小孔,但通气不足,称为不完全性闭锁。闭锁间隔的位置分为前缘闭锁和后缘闭锁两种,常位于后鼻孔边缘软腭与硬腭交界处,向上后倾斜,附着于蝶骨体,外接蝶骨翼内板,内接梨骨,下连腭骨。闭锁间隔上下两面皆覆有鼻腔粘膜。
预防要点为:在无损周围重要组织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新建成的后鼻孔,妥善保护粘-骨膜瓣并充分利用之;硅胶扩张管留置时间可根据病人局部有否反应而定,有于术后数天即取出者,也有留置数周甚至数月者,一般经鼻腔径路者扩张时间亦长些,经腭径路者可略短,待创面完全上皮化之后方可取出。
对婴幼儿,应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如给氧、吸痰、除痂、鼻腔滴药及雾化吸入等。术后早期,对留置于新生儿鼻中的扩张管,须予以特别重视:保持通畅,严防脱落。
先天性鼻内型脑膜—脑膨出、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鼻咽肿痛、异物、疤痕性狭窄及鼻中隔偏曲等造成鼻阻塞的原因相鉴别。
一、食疗方:
1、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葡萄和黑莓特别有益,因为它们还含有生物类黄酮,这种物质配合维生素C可保持微血管的健康。生物类黄酮还有消炎作用。
2、多吃大蒜和洋葱,可以“杀毒”。
3、具减充血作用的草药和调味品,包括生的或熟的洋葱和大蒜, 姜、麝香草、接骨木花、辣根、丁香和肉桂等。
4、葵花子、种子油,以摄取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