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泌尿生殖系统裂体吸虫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尿道,男性生殖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细菌感染 尿痛 脓肿 消瘦 尿频
一、症状
1.尾蚴性皮炎
尾蚴穿透皮肤往往不被发现,但当大量尾蚴一次性进入人体时,可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或荨麻疹等,可持续数天。
2.侵袭期或毒血症期
是指童虫发育为成虫的过程,约2周左右,有季节性差异,如有大量童虫同时到达肺部,可引起痉挛性咳嗽,哮喘,胸痛等症状,但常因症状轻微,短暂而不被注意,更常见的是长期高热,达38~40℃,伴畏寒,出汗,头痛,背痛等,历时数天到3~4个月不等,高热持续较久时,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消瘦及贫血等,说明病情危重,体检:肝,脾中度肿大,可有压痛。
3.症状期
此期出现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是由于成虫在膀胱,输尿管壁及生殖系统大量排卵所致,最初虫卵被大量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形成的肉芽肿所包围,肉芽组织又渐被纤维细胞侵入而形成瘢痕,继之虫卵死亡并钙化,引起泌尿生殖器官严重病变,如尿路狭窄及膀胱挛缩等。
(1)膀胱病变:
早期症状为镜下血尿,渐发展为尿频,尿痛,尿急,耻骨上及下腰痛,血尿轻重不一,典型者为终末血尿,也可发生全程血尿,膀胱病变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应激性膀胱,膀胱肌肉肥大,易受激惹收缩,可出现暂时性压迫壁段输尿管,输尿管口痉挛性收缩,使输尿管及肾盂内压增高,引起非结石性肾绞痛。
第2阶段:膀胱无力,膀胱肌肉纤维化影响膀胱收缩,如病变继续发展,膀胱壁变薄而扩张,形成三角区后陷窝,如膀胱颈部纤维化而变狭窄,更加重了排尿困难,膀胱壁有假性憩室形成,当逼尿肌代偿失调,开始产生剩余尿,剩余尿过多时,发生假性尿失禁,三角区后陷窝结石等。
第3阶段:挛缩性膀胱,由于膀胱壁纤维化及瘢痕形成而收缩,膀胱容量逐渐变小,此时尿频,尿痛加重,膀胱颈部挛缩严重时,可有逆行射精,膀胱,膀胱颈,输尿管均可有钙化。
(2)输尿管病变:
膀胱壁段输尿管受侵犯最为多见,也可侵入下段输尿管,输尿管发生纤维化,狭窄,狭窄以上的输尿管扩张,迂曲,反流和钙化,膀胱及输尿管周围可产生纤维脂肪瘤病,压迫输尿管,加重狭窄,狭窄段以上输尿管及肾积水,埃及血吸虫病中96%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更加重了输尿管及肾积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钙化及结石形成,约84%并发细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严重者形成脓肾。
(3)尿道病变:
后尿道可出现血吸虫结节及溃疡;前尿道可因继发感染而致狭窄,尿道周围炎,尿道周围脓肿及尿瘘。
(4)生殖器官病变:
精囊壁肌层可有血吸虫卵沉积,可使精囊增大,结节形成及变硬,病变扩展到囊壁黏膜,发生溃疡时引起血精,后期继发感染,纤维化,则精囊变小,萎缩,钙化,可导致不育。
血吸虫卵也可沉积在前列腺,多位于前列腺部尿道黏膜,前列腺静脉丛也可有血吸虫结节,这些结节常被误诊为结石,结核或恶性变,症状多为下腰痛,会阴部疼痛及尿道痛,晚期前列腺纤维化,可出现性欲减退,早泄及勃起功能障碍,易误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常需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
偶有附睾,睾丸发生血吸虫性肉芽肿,埃及血吸虫病多见于成年女性外阴及阴道下部,也可见于子宫颈,子宫,卵巢及输卵管,病变多为溃疡及肉芽肿,症状为脓性白带,性交后出血。
二、诊断
诊断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患者是处于现症感染还是属于以往感染过;是埃及血吸虫病还是曼氏血吸虫病;确定是活动期还是非活动期;明确感染度;评价后遗症的严重度以及并发症情况。
一、发病原因
埃及血吸虫雄虫长为10~15mm,最宽处为0.8~1mm,体表被有小结节。睾丸4~5个,位于腹吸盘之后,前后排列,输精管末端膨大成贮精囊。两肠支在体中部会合成单干盲管,延伸至末端。雌虫长约20mm,最宽处0.25mm,呈细长管形,两吸盘均细小,体表只前后两端有小结节。卵巢在体中部之后,长椭圆形;其他生殖器官位置关系均如日本血吸虫;子宫内含卵20~30个。消化道似雄虫。卵大小为(131~183)µm×(40~70)µm,具端刺。卵壳抗酸染色阴性,而其他血吸虫卵壳则抗酸染色阳性。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膀胱和盆腔静脉丛,偶亦可寄生于门脉系统。雌虫每天产卵200~500个。成虫在人体存活时间为3~6年,个别可活30年(平均3.4年),一对成虫一生中产卵25万个至60万个不等。
埃及血吸虫有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两个阶段,前者在人体中进行。雌虫将虫卵排出后,部分沉积人体组织内,部分排出体外,虫卵在体外遇水则很快孵化出毛蚴,并游入水中,并很快找到其特异的中间宿主螺蛳,并从螺的软组织钻入螺体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每个母胞蚴可产生20~40个以上子胞蚴,每个子胞蚴产生200~400条尾蚴,毛蚴钻入螺体到尾蚴逸出所需的时间为5~6周。
尾蚴从螺体逸出后,浮于水面寻找终宿主,遇到哺乳动物后,依其头部钻入皮肤角质,靠其尾部摆动及体部伸缩等作用,尾蚴于数秒至数分钟内钻进皮肤黏膜,并依其分泌物协助虫体进入毛细血管或淋巴管随后进入肺部,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最后定居于膀胱及盆腔的静脉丛。埃及血吸虫及其他血吸虫都有其独自的寄居部位,其机制尚未阐明。1990年有作者报道,将不同种的血吸虫如间接血吸虫、梅氏血吸虫等在动物、螺中杂交可使成虫的产卵部位发生变化,尾蚴的逸出方法及生殖力等也有变化。
血吸虫虫卵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明显,各种血吸虫致病部位不同,实验动物中证实,约20%的埃及血吸虫虫卵存在于中空器官,部分虫卵可从尿或粪便中排出,其余的虫卵或沉积于局部或随血流抵达肺、肝等处,并于局部小血管形成微小栓子,沉积于局部者则在宿主的肉芽组织反应中被破坏。其他虫卵则被钙化,并积聚于器官中,每条雌虫计算每天大概会形成90个至100个钙化的虫卵。
二、发病机制
大量虫卵沉积在膀胱及远段输尿管黏膜下及肌肉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很快膀胱黏膜增厚及发生溃疡。慢性感染时,整个膀胱受侵犯,纤维化及瘢痕形成。由于纤维组织收缩,膀胱容量变小,形成膀胱挛缩。输尿管口可因膀胱纤维化狭窄或扩张而失去活瓣作用,引起梗阻或尿反流,导致输尿管及肾积水。输尿管也可因虫卵沉积形成肉芽肿使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及膀胱周围可形成纤维脂肪瘤病(fibrolipoma),压迫输尿管加重输尿管梗阻。如继发细菌性感染可导致肾盂肾炎甚至脓肾,影响肾功能。约10%的患者由于梗阻及感染而发生肾、输尿管或膀胱结石。泌尿生殖道之间或尿路小肠之间可发生瘘管。
埃及血吸虫病也可累及前列腺、精囊、子宫颈、阴道、阴唇、卵巢或输卵管。虫卵也可沉积在盲肠、结肠、直肠、肝、肺、脑及脊髓等处引起病变。曾有报道由于血吸虫卵致淋巴管梗阻,导致外生殖器发生象皮肿。虫卵随血循环到达肺部,可引起肺部粟粒样肉芽肿。大量虫卵反复栓塞肺小动脉致慢性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虽然在流行区病人青春期以后虫卵排出减少,如果不治疗,病变仍可继续发展。膀胱因受累日久而癌变较常见。
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预防
1.灭螺
在非洲采取兴修水利建设与使用灭螺药物相结合的措施,螺蛳中间宿主密度因每年旱季在河流中死亡,大幅度降低,但仍有少数螺蛳潜伏在泥土空隙或荫蔽处存活,在旱季过后,重新孳生繁殖,成为传播媒介,故灭螺工作必须反复进行。
2.大规模治疗
在埃及,曾采取以大量人口为对象的化学治疗(吡喹酮),对消灭本病没有取得成功,主要因为不能防止重新感染,采用吡喹酮普治40mg/kg一剂疗法,口服,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对社会性控制本病是有效的。
3.改善环境卫生
如加强粪便管理,做到安全用水,阻止人-螺间感染,但不易做到,且耗费昂贵。
本病的防治对策需要对流行区居民进行长期宣传教育,人是惟一的传染源,因此应对维持埃及血吸虫生活循环自己负责,只有在社会经济提高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才能控制与消灭本病。
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鉴别
1.急性肾盂肾炎
也表现为发热、腰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及尿路刺激症状。但病人无疫水接触史。体检肾脏大小正常,尿常规检查有脓细胞和大量白细胞而找不到虫卵。
2.肾阿米巴病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寒战、高热。但可有米汤样尿、果酱样尿。且肾区持续性钝痛或剧痛,在尿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而无虫卵。
3.肾结核
也表现为反复的尿频、尿急、脓尿、血尿伴有低热和消瘦。但病人常同时有肺结核病史。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加快且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但在尿中找不到虫卵。
4.输尿管结石
有典型的肾绞痛、肾积水等输尿管梗阻征象。须与血吸虫病输尿管病变引起的肾绞痛、肾积水相鉴别。病人多有肾结石病史和排石史,大多突然发病。尿液检查有红细胞,但找不到血吸虫虫卵。X线或B超检查多可发现输尿管内密度增高影或光团,无输尿管狭窄改变。
5.急性膀胱炎
亦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耻骨上区胀痛症状,与血吸虫病膀胱病变有相似之处。但常于劳累、受凉后发病,不伴有肾、输尿管积水及膀胱缩小。病人无疫水接触史。尿常规找不到血吸虫虫卵。膀胱镜检查黏膜无增厚、溃疡,无虫卵肉芽肿及息肉等病变。膀胱黏膜活组织检查可提供鉴别依据。
6.膀胱阿米巴病
也表现为血尿,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包虫病病人可有米汤样尿、果酱样尿。在尿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而无虫卵。
7.膀胱结核
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症状,晚期可伴有肾、输尿管积水和膀胱挛缩征象,与血吸虫病膀胱病变十分相似。但病人常有结核病史,无疫水接触史。膀胱刺激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且伴脓尿。连续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X线、B超、CT等检查显示一侧肾结核病变,膀胱镜检查可发现结核结节。
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饮食
1、在饮食上要注意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饮食,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如多吃黄瓜、苦瓜、马齿苋等。
2、尽量不要饮用烈性酒,吃刺激性的食物,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