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门静脉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肝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肚子疼 弛张热 怕冷 肝肿大 肝区痛
一、症状
原发病的症状 本病常继发于多种病症,如继发于阑尾脓肿时,右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有肝胆化脓性疾病时,可表现为肝脏肿大,肝区疼痛,右上腹或墨菲点压痛。前列腺脓肿和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感染时,可有相应临床表现。
2.脓毒血症症状 有弛张高热、畏寒等。
3.肝脏的情况 肝脏肿大,质地中等,肝区疼痛和压痛,伴见轻度黄疸。
4.其他情况 腹肌紧张,但可因腹膜刺激引起的腹胀而欠明显。1/4有脾大,并发脾静脉炎时脾脏巨大。因胃肠道淤血可有呕血与黑便。1/5患者疾病早期有恶心、呕吐和腹泻。慢性肝病者可出现腹水。
二、诊断
对有腹腔化脓感染,应警惕门静脉炎。根据原发病,脓毒血症、肝脏肿大三大症状,再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一、发病原因
凡属门静脉分支引流的脏器有化脓性病灶者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疾病是阑尾炎、阑尾脓肿、腹腔内的脓肿、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其次还有结肠、回肠憩室炎、坏死性胰腺炎、盆腔化脓性病灶、前列腺脓肿、胆管及痔疮等手术后感染、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腔内血管血栓形成等。婴儿以脐静脉感染为主,青壮年以阑尾炎及阑尾脓肿最多见,老年人常以不同原因的胆道梗阻和恶性肿瘤等继发感染为主要病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居多,也有厌氧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病灶中的感染血栓,沿静脉血回流至门静脉,侵及门静脉系统并引起门静脉化脓性炎症、多发性肝脓肿及败血症等病理改变。肝脓肿病灶大小不一,大者直径可达2.5cm,细小的肝脓肿仅在显微镜下方可见到。产气菌可引起门静脉内出现气体。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和门静脉高压。
病变的范围可累及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或整个肝内门静脉属支。受累静脉内膜及内膜下层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病变局部血管可扩张,管壁被破坏,有脓液和血块渗出物,严重时可有管壁穿孔、出血等;在门静脉旁胰腺和肠系膜后可有脓肿形成。化脓性病变可沿门静脉分支直接蔓延,或由细菌栓子进入肝脏,形成大小不等的肝脓肿,且可蔓延致肝包膜而引起肝包膜炎和肝周围炎。
1.肉眼观察 肝脏肿大,表面光滑,切面脓肿突出;脾静脉受累后引起脾静脉炎,脾大也常见;病变侵及胆道、膈下、肾、肺及脑等器官时可引起膈下脓肿、肺及脑脓肿、腹膜炎等。
2.组织学检查 门静脉内膜中层与周围均有化脓性炎症,内有血栓和脓汁,如管壁遭破坏可有出血。
一、预防
1.通过病因调查做好病因预防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手段。
2.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寻找病原,进行对因治疗。
3.平时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增加自己的个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定时参加单位或者个人组织的身体体检,发现病情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疾病早期只有脓毒血症而无肝脏的临床表现时,应注意和细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乳突炎引起的门静脉性脓毒血症等相鉴别,如出现典型症状时,需与肝胆系炎症如阿米巴肝脓肿、胆囊炎、胆囊积脓、膈下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一、适宜食物
饮食清淡,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