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细菌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 发病部位:纵膈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寒战 心包纤维增厚 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 颈静脉怒张
  细菌性心包炎(bacterial pericarditis)在以往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从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以来,本病已大见减少。
典型症状:寒战 心包纤维增厚 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 颈静脉怒张

    一、症状

细菌性心包炎常为急性、暴发性疾病,前驱症状平均仅3天,通常都有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几乎所有的患者有心动过速,不到半数的病人有心包摩擦音。突出的症状和体征与已知感染有关,如重症肺炎、脓胸、胸外科或外伤等。颈静脉怒张及奇脉,可能是心包积液的首先表现,脓性心包积液可发展为心包压塞和心包缩窄。

    二、诊断

凡有脓毒败血症症状如寒战、高热及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动过速,应考虑到并发细菌性心包炎的可能,结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血培养阳性,心电图ST-T波改变,X线心影轮廓增大,心脏超声提示心包积液等,特别是心包穿刺抽出脓性或心包液培养出细菌可做出肯定诊断。强调指出,细菌性心包炎有时可被其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而致漏诊。

一、发病原因

既往细菌性心包炎多并发于肺炎球菌性肺炎或脓胸,或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所致的不能控制的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心脏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引起细菌性或化脓性心包炎的微生物范围扩大,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布鲁杆菌、沙门菌属、淋球菌、流感嗜酸杆菌、厌氧菌和其他不常见的病原体。

二、发病机制

1.心包感染的途径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肺炎球菌性肺炎或脓胸直接扩散至心包的化脓性心包炎仅占化脓性心包炎的20%。当代,成人细菌性心包炎发生的途径主要有:①胸部外科或外伤感染:②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③广泛心肌脓肿:④脓毒性冠脉栓子致感染性心肌梗死:⑤主动脉夹层破裂。

2.病理 心包渗出液最初为浆液纤维蛋白性的,其后转为化脓性,随着病程进展,炎症使渗液脓稠、机化导致心包粘连,使心包腔间隙消失,心包增厚或钙化,极易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有的病例,邻近的胸骨、胸膜、膈肌受累,并与壁层心包粘连。

1.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病,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和脓胸。

2.早期诊断,使用足量抗生素,必要时行心包切开引流,必须彻底引流,防止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本病应与心肌梗死、心肌病、急腹症及感染性心内膜炎鉴别。心包穿刺抽得的脓液作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有助于鉴别诊断。

1细菌性心包炎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细菌性心包炎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