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鼻部皮样囊肿及瘘管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鼻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10岁以下多见
- 典型症状:牙疼 囊肿 鼻塞排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鼻外部膨胀隆起 鼻分泌物增多
一、症状:
1.好发于眼脸、眉外侧、鼻根、枕部等处。囊肿呈圆形,柔软无痛,与皮肤无粘连,但与深部的筋膜或骨粘连,不易推动。
2.内容物呈粥样,浓稠,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或毛发等。
眼球前下突出,不能复位,无博动,无眼痛,视力多正常。
二、诊断:
诊断上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既往有无囊肿隆起,局部感染,外伤史,牙病牙痛等,仔细检查瘘管位置,走向,深浅及通路等。可用探针仔细检查,必要时行碘油造影。形成瘘管的“病灶”检查至关重要。需行牙齿拍片,上颌骨拍片,CT等检查。
一、病因:
鼻面部瘘管原因各异。发生于鼻部者以先天性皮样囊肿引起者为多,鼻旁主要为面裂囊肿感染及牙病引起,面颊部则多见于牙病,上颌骨骨髓炎或上颌骨死骨引起。
防止术后皮肤出现严重瘢痕。手术注意点:瘘管位于鼻面部,是影响美容的重要部位,应选择正确的切口,瘘口周围梭形切口应与皮纹一致,要彻底切除瘘管,又要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减少术后缺陷,应注意缺损的整复,若缺损大,应注意移植皮肤等组织修复。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因其症状明确,无需鉴别。
食疗方: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