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砷中毒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血小板减少 恶心 呼吸困难 谵妄
  砷(arsenic)具有金属性,其毒性极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盐类及其有机化合物均有毒性。其纯品外观似食盐、糖、石膏等。引起砷中毒(arsenic poisoning)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氢、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等。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在我国,砷中毒大多数是由饮用水中含砷量过高引起的。小儿砷中毒一般由服用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所致,也可由误食含砷的毒鼠、杀虫药所致。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典型症状:肚子疼 血小板减少 恶心 呼吸困难 谵妄

一、症状:

1、急性砷中毒 多数为误服引起。

①消化道症状为早期常见症状,中毒后2小时内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口及咽喉部干、痛、烧灼、紧缩感、声嘶、咽下困难、恶心、呕吐,呕吐物先是胃内容物及米泔水样,继之有血液、胆汁和粘液,有时含有未消化吸收的砷化物小块,呕吐物可有蒜样气味,重症极似霍乱。还有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开始排大量水样便,以后混有血丝成血便或米泔水样。

②循环系统症状与消化道症状伴随出现或相继出现,呕吐和腹泻之后很快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以至休克。由低血容量、毛细管通透性增高及心功能异常引起低血压。同时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多发性心肌炎等。

③严重中毒时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头痛、眩晕、烦躁、谵妄,甚至惊厥、昏迷等危重征象。

④少数有鼻出血及皮肤出血。少数在中毒20min~48h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而胃肠道症状并不显著。严重病儿可于中毒后24h至数天内发生呼吸、循环、肝、肾等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病变,出现呼吸困难。病人可有血卟淋病发作,尿卟胆原强阳性。砷化氢中毒常有溶血现象。

2.亚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后数天至数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先痛后麻,继而无力、衰弱,直至完全麻痹或不全麻痹,出现腕垂、足垂及腱反射消失等,随后发生运动障碍;或有咽下困难,发音及呼吸障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时发生皮肤潮红或红斑。并有头痛、思维混乱、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听力丧失、抽搐、幻觉、谵妄等。

3.慢性中毒

患者多表现衰弱、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肾区疼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生成障碍,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且有脱发、口炎、鼻炎、鼻中隔溃疡、穿孔、巩膜轻黄染、皮肤黏膜重度黄染、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跟皮肤过度角化,指甲失去光泽和平整,变薄且脆,出现白色横纹。X线检查见胃肠中有X线不能穿透的物质。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

一、发病原因

1、急性中毒常由于服用含砷量过大的药物,或是误食含砷的杀虫灭鼠药以及被砷污染的瓜果、蔬菜所致。

2、慢性中毒常由于职业接触或环境污染所致。

3、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二、发病机制

1、可溶性砷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吸收,通过循环系统分布全身,急性中毒时主要分布在肝和肾,砷与毛发、指甲皮肤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易于在皮肤、毛发、指甲和骨骼中蓄积,慢性中毒者以指甲、毛发蓄积量最高。体内的砷主要由尿、粪排出,也可从哺乳妇女的乳汁排出。砷离子与体内酶蛋白分子结构中的巯基和羟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干扰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死亡,使神经细胞、心、肝、肾受到损害。还可作用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造成脏器充血、出血等。

2、砷是一种原浆毒,对蛋白的巯基有巨大亲和力,并与多种含巯基的酶结合,能抑制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巯基酶,使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发生障碍,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也可作用于血管舒缩中枢,直接损伤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使通透性增加。

3、砷化氢为最强的溶血性毒物。急性中毒时主要症状为急性溶血和肾功能衰竭。高浓度砷化氢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后弥散进入人体血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过氧化物,使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造成急性血管内溶血,游离的血红蛋白结晶堵塞肾小管,造成肾小管坏死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还可伴有肝、心、脑、肺等器官损害。吸入空气中砷化氢浓度为30mg/m3发生严重中毒,50mg/m3,1h即可致死。

一、预防:

(1)砷化合物有毒,特别是三氧化二砷(砒霜),其外观与面粉、食盐、糖、石膏等相似,需要专人保管,以防误服及投毒。

(2)含砷药物种类繁多,服用时必须严加防范,防止误用或服用过量。

(3)生产砷化合物时,应密闭、回收,加强保管砷化合物。

(4)砒霜等拌种、杀灭害虫药应放置在儿童不易取到的地方。

一、鉴别:

1、有毒物接触史,如误服、误用含砷药物或误食被污染的食物病史,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食物中毒、急性肠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2.重症极似霍乱,应注意相鉴别。

3.发生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应注意心肌炎和脑炎、脑病鉴别。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脱水,休克,心肌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