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腹主动脉瘤(炎性腹主动脉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腹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年男性人群
- 典型症状:肚子疼 体重减轻 输尿管梗阻 输尿管向心偏移 血沉增快
炎症性腹主动脉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炎症性腹主动脉瘤几乎都有症状,多为腹部、腰背部疼痛,有时误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人可有体重减轻和血沉增快,输尿管受累可引起输尿管梗阻,出现肾积水,长期可导致肾功能受损,出现血中尿素氮和肌苷值升高,甚至演变为尿毒症。十二指肠受累可出现肠梗阻,并且有贫血、食欲不振等表现。腹部触诊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有人将腹主动脉瘤、输尿管向心偏移和血沉增快三大临床表现其归纳为炎症性腹主动脉瘤、三联征。
二、诊断:
1.如果腹主动脉瘤病人血沉增快、体重减轻,有腹痛及输尿管梗阻、肾功能改变时,结合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IVP)的特征性表现常可做出诊断。
炎症性腹主动脉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目前认为腹主动脉瘤的存在是炎症过程的始动因素,几乎所有动脉硬化性腹主动脉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临床上切除炎症性腹主动脉瘤后,其炎症反应会消退。有人认为腹主动脉瘤压迫后腹膜腔淋巴管引起淋巴液淤滞和后腹膜水肿,刺激纤维化发生;也有人认为炎症性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局部自身免疫反应,是动脉硬化斑块中的蜡质渗漏至周围组织作为变态反应原引起的;另有人认为主动脉滋养血管的栓塞引起中膜损害导致了炎症性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二、发病机制:
1.病理形态:术中通常见到炎症性腹主动脉瘤呈白色、闪亮外观,有人称之为白瓷器样或冰山样改变,动脉瘤周围明显纤维化,与邻近的十二指肠、小肠系膜、左肾静脉、输尿管、下腔静脉等紧密粘连。病变可扩展到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达髂总动脉,动脉瘤的前、侧壁明显增厚,而后壁常不增厚,较为薄弱且可侵蚀邻近椎体,是容易破裂的部位。
组织学改变为外膜和中膜增厚,内膜常为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中、外膜呈现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大多数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中膜平滑肌消失及弹力纤维断裂,外膜周围早期有肉芽组织增生,并包含神经、血管成分,晚期可逐渐纤维化并与中膜、外膜融合形成明显纤维化改变。
2.病理类型:根据炎症性腹主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分为2型:
Ⅰ型(纤维病变型):以明显腹主动脉瘤周围纤维化为特征,常引起输尿管受累而梗阻。
Ⅱ型(囊性突出型):以腹主动脉瘤的局限性囊状突出为特征。几乎均为假性动脉瘤,与Ⅰ型相比易于破裂,病理学特征为外膜的炎症性肥厚和炎症细胞浸润及有滋养血管的损害、中膜断裂等表现。
炎症性腹主动脉瘤预防
一、预防:
1.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级预防),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二级预防)。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三级预防)。
炎症性腹主动脉瘤鉴别诊断
一、鉴别:
1.有时需与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相鉴别:炎症性腹主动脉瘤的纤维化增厚多位于动脉瘤的前面和侧面,后面常无增厚,而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常为主动脉全周的纤维化增厚,主动脉通常无扩张。
炎症性腹主动脉瘤饮食保健
一、饮食保健:
1.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