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新生儿
  • 典型症状:皮下脂肪坏死 结节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subcutaneous fat necrosis of newborn)为良性病变,是发生于新生儿或婴儿早期的疾病,其特点为皮下脂肪组织出现无痛性结节及斑块,能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典型症状:皮下脂肪坏死 结节

一、症状

皮肤损害初期为鲜红或紫红色皮下深在局限的结节,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小者可如黄豆大,大者可如鸡蛋大,散在分布。以后可融合成斑块,界限清楚,有时边缘稍高起,压之无凹陷,多无自觉症状,亦无全身症状。约于满月前后,结节及斑块开始软化吸收,数月后完全消退,过程中一般不破溃。常见于足月分娩的健康婴儿,在1~6周内发病。多见于臀部、大腿部及面颊、躯干等处,有时上肢、外阴亦可被累及。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患者是新生儿皮肤损害初期为鲜红或紫红色皮下深在局限的结节,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小者可如黄豆大,大者可如鸡蛋大,散在分布。结合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一、发病原因

尚不明了,部分患儿有难产史或产伤、窒息史,与缺氧及寒冷有关,至于其母糖尿病与本病发生有无联系尚不清楚。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认为和孕期感染或者外界环境过于寒冷等因素有关,脂肪组织主要是饱和脂肪酸,遇到过于寒冷的季节可形成硬结,从而影响脂肪代谢造成皮下脂肪坏死。故孕期应加强护理,减少孕期感染的风险,如果有感染应积极使用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进行治疗。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一般在30分钟内开奶,可以促进胎儿肠道功能的活动,减少脂肪坏死的发生。

1.新生儿冻伤 常见于早产儿,营养较差,初发于足、小腿,可延及全身,有凹陷性水肿。

2.新生儿硬肿症 多见于早产儿,全身皮肤硬化,预后差,很少或无脂肪坏死,炎症或巨细胞浸润,缺乏钙沉着,皮下组织中有宽纤维带。

新生儿饮食无要求,主要是孕妇怀孕期间,需要注意营养丰富、饮食多元化、膳食平衡。避免抽烟喝酒等不良饮食生活嗜好,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煎炒、油炸、垃圾食物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避免腌制食物,孕后期注意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高血糖等问题,如有血糖异常,请合理的控制饮食和治疗,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影响孩子的抵抗力。

全身脂肪代谢障碍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