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波-杰综合征(小儿Peutz-Jeghers综合征)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肠,口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头晕 肚子疼 腹部肿块 便血 色素沉着
  波-杰综合征,又称皮肤黏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指胃肠道有散在息肉,同时口周及手足有多发黑色素痣。  此病少见,男女发病率相等,约有一半病例有家族史。
典型症状:头晕 肚子疼 腹部肿块 便血 色素沉着

一、症状

皮肤黏膜上有色素斑沉着,伴有典型反复发作的痉挛性腹痛,为其主要症状,痉挛性腹痛多由肠套叠引起,可伴有血便,腹痛时可摸到腊肠样肿物,肠套叠多为暂时性的,有的可以自行复位,隔数年或数月后可再次发作,病人多有低色素性贫血,发育营养差,经常头晕, 依据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及反复发作的痉挛样腹痛,结合实验室检查及X线,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可确诊,息肉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十二指肠,也有报道发生于胃,食管和阑尾者。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口唇,牙龈等部位出现黑斑,再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息肉。

一、发病原因

色素斑与息肉的关系尚不明确,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性。

二、发病机制

早在1921年Peutz首先报道了一家三代中黏膜皮肤黑斑合并肠息肉28年后,Jeghers和其同事报道了10个类似的病例,由此Peutz-Jeghers综合征得到公认1969年,多种族、多地区的报道,P-J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另外,息肉为多发性,数目远比家族性者为少。此类病人伴有皮肤及黏膜色素斑,两者的关系不清楚。

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因为成对的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B为显性,所以只要带B基因的个体都可能是病人,包括BB和Bb两种基因型的人,基因型aa的个体是正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以下特点:

1、患者的双亲中有一个患者,如果双亲无病,子女一般不发病。

2、患者的子女中有1/2的患病概率。

3、男女发病的概率相等。

4、在连续几代中都有发病者。

多数的显性遗传属完全显性遗传,但也有些显性遗传是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不规则显性、共显性、延迟显性。

1.婚前体检

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2.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

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发生痉挛性腹痛,肠套叠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相鉴别。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表现梗阻与炎症并存,常见于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胆道结石合并胆管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等。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肠梗阻,肠套叠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