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幼年型类天疱疮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婴幼儿
  • 典型症状:瘙痒 黏膜损害 水疱或大疱损害 皮肤水疱,后形成黑色干痂 结痂
  幼年型类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下水疱为特征的,婴幼儿多发的慢性皮肤病。
典型症状:瘙痒 黏膜损害 水疱或大疱损害 皮肤水疱,后形成黑色干痂 结痂

一、症状:

根据皮肤损害可分为大疱型、小疱型、红斑型和局限型。儿童主要为小疱、大疱型,基本损害为直径0.5cm左右的张力性小疱和大疱,最大直径可达7cm,疱壁厚且紧张,尼氏征阴性,疱液清亮,偶为血性,在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好发于躯干及四肢伸侧。约25%患者有黏膜损害,可在口腔、咽、外阴和肛周等黏膜处发生水疱及糜烂。自觉有程度不等的瘙痒,水疱破裂后如无继发感染,可很快干燥结痂,痂脱落后可留下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如无适当治疗,皮疹可此起彼伏或成批出现。

二、诊断:

根据水疱特点,轻中度瘙痒,结合组织病理所见及免疫荧光检查,不难诊断。

一、发病原因

类天疱疮为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抗体主要是Ig,少数为IgA、IgM。80%的患儿血清中可检出此抗体。抗原与抗体结合,通过经典补体激活途径导致基底膜损伤,形成临床上的皮肤损害。

二、发病机制

表皮下疱,疱内以嗜酸性细胞为主,还有嗜中性白细胞,疱顶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乳头水肿,浅层血管丝周围及乳头部有大量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还可有少数嗜中性白细胞。

一、预防:

1、做好婴幼儿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防止发生感染或损伤。

2.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并注意今后避免。

3.注意营养、增强体质,改善居住环境等。

一、鉴别:

需与本病鉴别的有:

1.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此病多于生后或1岁以内发病,水疱多为松弛性水疱,好发生在摩擦部位。组织病理所见为表皮内或表皮下疱,细胞浸润很少。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均阴性。

2.疱疹样皮炎。

3.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 本病与这两种皮肤病鉴别的关键,在于皮肤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类天疱疮为IgG和C3在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疱疹样皮炎为IgA和C3在真皮乳头顶部和(或)基底膜带呈颗粒状沉积,而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则为大疱性皮肤病为IgA基底膜带呈均质线状沉积。

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适当给予微量元素,尤其锌、铁的补充。

败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