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热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格阴于外 阳盛体质 小儿发热 阳明热盛 肌衄
壮热症状
指实证出现的高热,一般属温病在气分的热型。
病人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壮热。
又称高热。是指发热较高,热势较甚.常不伴恶寒而反恶热,又称“但热不寒”,或“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壮热病因
壮热成因很多。外感病初起,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当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争,热邪亢盛,即可出现壮热。在外感热病辨证中,壮热是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阶段。
壮热鉴别
邪热壅肺:
壮热,兼有胸闷胸痛,汗出息粗,甚者鼻翼煽动,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
肺热发疹:
壮热,兼有胸闷,肌肤红疹点点,多发于春季。
阳明热炽:
壮热恶热,兼有多汗,面赤,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温病气分证与此同。
春温邪发气分:
起病即壮热恶热,兼有口苦而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病发春季。
温病热入营血:
壮热,入夜尤甚,烦躁不寐,口干,斑疹隐隐,或吐衄便血,甚则谵语发狂,舌绛苔黄或少苔,脉数。
湿热郁阻中焦:
壮热起伏,汗出而不解,午后增重,烦渴,不欲饮或少饮,胸闷气短,脘痞身重,少尿,苔黄腻,脉滑数。如薜后白《湿热病篇》说:“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肺痈成脓期:
壮热,兼有咳嗽,气急,胸闷作痛,咯吐脓痰腥臭,苔黄,脉滑数。
湿热下利:
壮热,兼有腹中疼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濡滑或滑数,多发夏秋季,为饮食不节引起。
壮热饮食
1、壮热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壮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