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单纯性甲状腺肿
-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 发病部位:甲状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甲状腺肿 心率增快 呼吸困难 结节 声音嘶哑
一、症状
临床特征:
1、 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多汗、食欲增加、易冲动、心率稍快等症状,青春期患者则出现月经不调。
2、 中期:甲状腺呈轻度或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无压痛,少部分为结节状。
3、 病情继续发展:甲状腺可逐渐增大,甚至引起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等。若甲状腺肿位于胸骨后或胸腔内,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表现为面部青紫、浮肿、颈部与胸部浅表静脉扩张,但均较少见。
4、 后期:可出现结节,表现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结节内可突然出血,出现疼痛,结节明显增大,并可加重压迫症状。在此基础上,可出现自主性功能亢进,即多结节性甲状腺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 其他:少数病人会由于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出现甲减,有些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人由于长期血清TSH水平增高,当补碘后,甲状腺素合成过多,可形成碘甲亢。
二、诊断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甲状腺肿大。
诊断依据:甲状腺肿大但功能(T3、T4、TSH)基本正常,血中甲状腺抗体TG-Ab、TM-Ah均阴性;甲状腺B超检查仅见甲状腺体积增大而回声均匀,甲状腺扫描正常诊断。
1.地方性甲状腺肿
(1)发病具有地区流行性。
(2)甲状腺呈不同程度肿大。
(3)吸131I率增高,主要因为碘饥饿所致。一般无高峰前移,能被甲状腺素抑制。
(4)尿排碘<50μg/d(正常值50~100μg/d)。
(5)血清T4减低。
(6)血中TSH浓度增高。
2.散发性甲状腺肿
(1) 无地区流行性。
(2)甲状腺吸131碘增高但无碘饥饿曲线。
(3) 多见于生长发育快、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儿童,或曾服用致甲状腺肿物质者。
(4)过氯酸盐释放试验可诊断过氧化酶缺陷。
(5)24h尿碘不减少。
(6)认真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不难做出诊断,应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鉴别;甲状腺抑制试验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鉴别。
一、发病原因
地方性甲状腺肿
1、 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因为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甚少,而发病率高低与含碘量成正比,特别在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时,若不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 有说甲状腺肿与水中钙、镁、氟等含量过多有关。
3、 有些与Ⅰ- 类似的一价阴离子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如SCN -、Br- 等与碘竞争,使甲状腺聚碘能力下降,合成甲状腺素减少,使垂体分泌较多的TSH,刺激甲状腺肿大。
4、 有些地区由于碘含量丰富,而碘过多可抑制甲状腺有机碘形成,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散发性甲状腺肿
1、生理需要量增加:对甲状腺素的生理需要量增加,如青春前期、妊娠期或某种应激,如感染、外伤等。
2、药物:某些物质可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从而引起甲状腺肿,称为致甲状腺肿物质,如硫氰酸钾、硫脲类、磺胺类等。若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可阻碍甲状腺内碘的有机化,可引起甲状腺肿。
3、先天性缺陷:是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甲状腺生物合成中由于某些酶的缺陷,使甲状腺素合成障碍,TSH分泌增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包括转运至甲状腺、甲状腺内碘的有机化、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甲状腺球电蛋白的水解、碘化酪氨酸的脱碘等,使甲状腺激素的形成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酶缺陷可有完全缺陷及部分缺陷,部分酶缺陷肿大甲状腺组织,使甲状腺功能得以代偿,临床有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
二、发病机制
1、早期:甲状腺呈均匀性、弥漫性腺细胞肥大和增生,血管显著增加,腺泡细胞肥大呈柱状,上皮细胞增生,腺泡腔内胶质减少。
2、晚期:由于腺组织不规则增生,逐渐出现结节,部分腺泡坏死,出血,囊性变、纤维化。
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
散发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包括:生理性、药物性、先天性,因散发性甲状腺肿病因繁多,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决不能乱投医、乱服药。
而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缺碘所致,因此坚持长期足够的补碘,就能预防本病的发生:
1.碘化食盐 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0000或1∶20000偶有1∶50000;或购买加碘盐,在平时饮食仲便可补充足够的碘。此方法有效且方便
2.碘化饮水 每10万升(约2500担)饮水中加碘化钾1g,每升水中含碘化钾10μg。
3.碘油肌内注射或食用 也有良好预防的效果。注射碘油量1岁以下125mg;1~5岁250mg;6~10岁750mg;10岁以上用量同成人,每次注射1000mg,甲状腺肿几乎全部消失。
4.多食含碘丰富饮食 如海藻、海带、蛤蜊等。
正常人每天最低需要碘约50-100μg,青少年每天最少约需要160-200μg,过多的碘则由尿及粪便排泌。所以补碘不必过多,以免造成浪费。
需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家族性酶缺陷性克汀病等相鉴别;或患者为单纯性甲状腺肿伴神经官能症者,应与甲亢鉴别;甲状腺如发生出血、疼痛,应与甲状腺炎鉴别。
一、甲状腺毒症
1、指任何原因引起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甲亢表现,如:机体产热增多,病人怕热不怕冷,手平举可见细微震颤。
2、患儿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如多食、消瘦、多汗、腹泻、心率加快等
3、患者血中T4、T3均可增高,吸131I率增加且不为甲状腺抑制试验所抑制,甲状腺扫描热结节多。
二、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Pendred综合征)
1、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先天性碘的有机化缺陷。
2、患者血中碘酪氨酸增多,MIT/DIT及碘酪氨酸/碘原氨酸比例增高,尿碘不减少。
3、生后耳聋多伴哑,儿童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或低下,过氯酸盐排泄试验常为阳性(常超过30%)。
三、家族性酶缺陷克汀病
1、由于酶缺陷使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所致,有遗传性家族史。
2、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减低、纳呆、便秘、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等,患者有典型面容。
3、基础代谢率低,血T4低,TSH高,尿碘不减少。
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即儿童时期出现的无痛性甲状腺肿大,质地坚韧,多数功能正常,数年后可出现甲低,极少数会出现一过性甲亢;
2、血中存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或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微粒体抗体常明显增高;
3、多次针吸甲状腺组织活检可见腺泡内充满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尿碘不减少。
五、甲亢: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
2、要临床症状有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甲状腺肿大、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可多食含碘较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鲜类,停服某些致腺肿的药物,腺肿较严重者可口服甲状腺粉(片),以抑制过多的TSH分泌,使甲状腺回缩。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