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脊髓,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春期少年和成人
  • 典型症状:指鼻不准 步态不稳 腱反射异常 肌张力减低 突眼症
  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dominant cerebellar ataxia,ADCA)种类很多。病理改变累及小脑及其传入和传出径路,除有小脑神经元脱失外,也可见脊髓、脑桥、橄榄核、基底节、视神经、视网膜及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点是进行性躯干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辨距不良、意向震颤等单纯小脑症状,也可见不自主运动、视觉或听觉障碍、眼外肌麻痹、锥体束征、感觉异常、脑神经麻痹等。常见各种临床症状的组合:单纯小脑征、小脑征和脑干征、小脑和基底节综合征、脊髓或周围神经病征、小脑征和特殊感觉(听、视)障碍、小脑和垂体功能障碍、小脑和肌阵挛综合征、小脑和锥体性肌张力增高等。近年来发现几种三核苷酸重复扩展的突变类型,称为显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又分10余种亚型,以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展最多见。
典型症状:指鼻不准 步态不稳 腱反射异常 肌张力减低 突眼症

一、症状

起病多在青春期及成人,亦有5岁起病者,病初有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渐出现辨距不良,眼震,腱反射减低或亢进,肌张力减低,童幼年起病者常以肌张力不全为首发症状,可有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突眼,眼震,年长儿常见末梢性肌萎缩,亦可见面肌,舌肌的纤维颤搐或手足徐动样扭曲动作,MJD有明显表型异质性,在同一家族中,有的以肌张力不全为主要症状,有的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或锥体束征,还有的则为肌萎缩,病程进行较慢者在中老年死亡。

二、诊断

根据家族史,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检查可以确诊。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MJD基因位于染色体14q32.1,是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扩展性疾病,正常人CAG为13~36个拷贝,本病含有一个正常的等位基因和一个带有68~79个CAG拷贝的扩展等位基因,Zhou等的研究显示,正常中国人CAG的重复数目为14~40,MJD病人为72~86,正常人和病人之间数目未见交叉,CAG扩展数目与起病年龄成反比,扩展数目越多,起病越早,遗传早现也很明显,下一代发病比上一代早,此外,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与本病是等位基因病,都由于MJD-1基因突变引起,但是主要见于成人,说明此突变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小脑齿状核及红核变性,黑质和纹状体有神经元脱失,锥体束和周围运动单位也有变性,最终全部运动系统变性。

做好遗传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染色体基因检查可与常染色体隐性小脑共济失调症鉴别。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