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潮红综合征(小儿潮红综合症,小儿含组织胺鱼肉中毒,小儿面红综合征,小儿青花鱼中毒,小儿油筒鱼综合征,小儿竹刀鱼毒素中毒)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胃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肚子疼 水肿 恶心 呼吸困难 结膜充血
  潮红综合征(flushing syndrome)是指人体在食用鲭鱼后,由于鲭鱼体内所含毒素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上以颜面、颈部、躯干等处皮肤潮红为主要特征。该病征又称为油筒鱼综合征。
典型症状:肚子疼 水肿 恶心 呼吸困难 结膜充血

  1.发病特点

  症状轻重与食入鲭鱼量有关,一般在人体进食鲭鱼后30min~1h内发病,快者仅数分钟。部分轻症一般在数小时内可自行缓解消失。

  2.皮肤异常

  患者常出现有颜面、颈部、躯干上部、手臂等处皮肤潮红、灼热、结膜充血。亦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损。

  3.重症者症状

  可见有搏动性头痛、心悸、咽部烧灼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瞳孔扩大。

  4.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儿可出现痉挛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1.有明显的鲭鱼进食史。

  2.结合特征性的潮红、灼热、结膜充血等表现以及相关检查。

  3.排除药物及可产生潮红的其他原因。


一、小儿潮红综合征发病原因

1.潮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鲭鱼所含毒素引起的。

2.是否发病,与鱼的质量、处理过程、烹调方式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往往有某一批市售产品和集体团伙用膳者多人同时发病的倾向。

二、小儿潮红综合征发病机制

鲭鱼所含毒素是一种混合性耐热物质,其中包括组织胺、Sanrine(一种类似组织胺的化学物质)以及组氨酸经细菌脱羧作用产生的一些毒物。

小儿潮红综合征预防

本病征主要与鲭鱼体内毒素有关,预防应着重以下几点:

1、捕捞后的合理处理,如贮存与冷藏、防止变质和污染。

2、烹调时可加醋或咸菜、番茄汁可破坏部分组织胺。

3、控制食量可减少发病可能性。

4、普及相关科教知识,防治结合。

小儿潮红综合征鉴别

1、本病征应与食物中毒、药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皮肤潮红相鉴别。

2、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可资鉴别。

小儿潮红综合征饮食保健

避免食用鲭鱼。

休克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