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东方马型脑炎(东部马脑炎,东方马脑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
  • 多发人群:接触马群者中老年人群
  • 典型症状:头痛 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眼睑下垂 咽痛
  东方马型脑炎(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是由东方马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主要侵犯马和人。因本病1933年流行于美国东部一些农场的马群,同年由Ten Broeck和Merrill从病马中分离出病毒,故名叫东方马型脑炎。临床上以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人偶然感染,但病死率可高达50%。东方马型脑炎潜伏期为7~10天。一部分病人有前驱症状如倦怠、食欲缺乏、腹痛、咽痛、头痛。
典型症状:头痛 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眼睑下垂 咽痛

一、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7~10天。一般来说,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热期

发热:起病很急,出现寒战、高热。处于此阶段的患者体温变化较为特殊,一开始体温从正常很快升至39℃以上,大概过了两三天后下降,然后再继续上升。此时预示着该患者已经进入第二阶段。

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眼结膜炎等症状。

2.第二阶段:极期

高热:患者体温将会进入40℃以上。

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部分病人有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偏视;剧烈头痛、呕吐、肌张力增强,谵妄或嗜睡,很快进入昏迷或惊厥;

病重者因严重脑水肿发展成脑疝,引起呼吸不规则,直至呼吸心跳停止;也可因合并肺感染而死亡;

3.第三阶段:恢复期

发热:患者进入恢期后,各种症状逐渐改善和恢复,一般来说,体温也跟着逐渐下降,但是如果患者病情较重的话,那发热时间有持续长一点。症状和其它各项体征都有明显好转。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通常遗留有语言障碍、嗜睡状、定向力差,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步态失调等。

二、诊断

根据临床的发热及神经系统表现,主要靠血清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做出诊断。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或凝血抑制试验抗体4倍升高可确诊。

一、发病原因:

从本质上讲东方马型脑炎属虫媒病毒A组,且Ten Broeck株是其代表株。此病毒的特点是在电镜下病毒颗粒为球形RNA病毒,有囊膜,直径为40~60nm。其特性为病毒在pH5.1~5.7不稳;对乙醚、甲醛紫外线、脱氧胆酸钠敏感;对胰酶不敏感;在-70℃的环境下可长期保存;但是如果在60℃环境中连续加热10min即可灭活;能凝集1天龄雏鸡和成年鹅红细胞。此病毒致病力。此病毒并不难培养与繁殖,在鸡胚、地鼠肾、豚鼠肾、猴肾、鸭肾等组结培养下良好繁殖;此病毒对动物也有较较的侵袭力和致病力,例如对于小白鼠、豚鼠和鸡;同时,此病毒能使许多鸟类和啮齿类动物发病,如果在脑内接种和皮下接种此病毒的话。

本病有严格季节性,多在7~10月,以8月份为高峰。在人间流行前几周,常先在家畜、家禽之间流行。本病毒对人的感染大多侵犯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老年人。据统计10岁以下儿童约占70%,男女无明显差别。10~50岁之间显性感染少。

二、发病机制:

被受感染节肢动物一般是蚊子叮咬之后,病毒在局部组织及局部淋巴结复制病毒并传播到全身,传播到脑部引起脑部的变性。感染严重程度和败血症的发生与持续取决于神经系统外局部组织内病毒复制的阶段,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病毒的速度以及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个人自身的免疫能力也有影响,故而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临床表现较大差异。

病理改变:肉眼可见大脑充血水肿,并有多处有出血灶,广泛的神经细胞变性。显微镜检查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形成,胶质细胞增生和多形核白细胞堆积形成结节。

一、预防措施:

1.防蚊和灭蚊

这是预防本病重要环节。初秋时要在门和窗上安置纱网以防止蚊子进入房间里。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人们在外劳作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以及应用驱虫剂如二乙基甲苯酰胺可以帮助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2.预防接种

接种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性脑炎的发生。目前使用单价(东方马型脑炎)疫苗、双价(东马加西马)疫苗和三价(东马、西马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对马等家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人群疫苗接种,尚处在实验阶段。使用恢复期血清,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在美洲本病须与西方马脑炎、圣路易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等鉴别诊断。例如西方马脑炎、圣路易脑炎的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1、西方马脑炎

是由西方马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马共患的病毒性疾病。因首先发现于美国西部,故称为西方马型脑炎。主要临床表现与东方马脑炎相似,但要比东方马脑炎轻,病死率亦低。西方马型脑炎病程3~5 天,大多在8~14 天。成年人多无后遗症,乳幼儿后遗症常有智能低下、情绪不稳、四肢强直性瘫痪;老年患者则表现为精神障碍和人格改变。

2、圣路易脑炎

大多为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以发热、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症状,一般持续数天后即可完全恢复,通常病程经过良好,少数患者病后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3.单纯疱疹性脑炎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可有口唇疱疹史,体温可达38.4-40.0℃,并有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变,有时以全身性或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为首发症状。前驱期有发热、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一、食疗:

1.大蒜5~10克,去皮捣烂,加凉开水500亳升,泡水取汁,放适量白糖,分2~3次服用,连有5~7天。

以防治流脑。

2.银耳30克,红枣10枚,加冰糖炖,每天1剂。

3.核桃仁00克,红枣12枚,加冰糖炖服,每天1剂,直至病情全部好转止。

4.山楂15枚泡水饮服,有利于疾病的缓解治愈。

5.豆浆500毫升,蜂蜜2汤匙,分两次服用。

6.绿豆50克,红枣10枚,加水煮至豆烂,放白糖适量,分次服食。

7.宜多吃新鲜橘、苹果、红枣、葡萄、胡萝卜、番茄,量不限。

8.橄榄10枚,萝卜250克。二味洗净加水煎汤,当茶饮。

9.鲜荸荠不拘量,水煮汤,代茶饮。可防治流行性脑膜炎。

二、适宜食物

病儿的饮食及营养的供给:轻者给以营养丰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要少量多次,以减少呕吐。重者由医务人员静脉输液或鼻饲补充营养和热量。要充足供给水分,特别是服磺胺药者,要勤喂水,以利于药物排出,预防尿中产生磺胺结晶,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并且要注意观察尿的颜色、尿量,隔日隔尿送化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障碍。

三、不适宜食物

患者不适宜吃高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

支气管肺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