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

  •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 发病部位:甲状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20-50岁女性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精神萎靡 无力 体重减轻 食欲不振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和假性四种。原发者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 ( 肿瘤或增生 ) 引起的甲状旁腺素 (PTH) 合成与分泌过多,通过其对骨与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消化性溃疡、精神改变与广泛的骨吸收。近年来,不少患者由于常规测定血清钙而得以及时发现。这些患者除高钙血症与血清 PTH 增高外,常无明显症状。继发性甲旁亢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使之增生肥大,分泌过多 PTH 所致,常见于肾功能不全、骨软化症、小肠吸收不良和维生素 D 缺乏与羟化障碍等疾病。在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由于腺体受到持久的刺激,部分增生组织转变为腺瘤,自主性地分泌过多 PTH ,称为三发性甲旁亢,临床少见。假性甲旁亢是指某些恶性肿瘤 ( 如肺、肝、肾和卵巢等恶性肿瘤 ) 分泌类 PTH 多肽物质,致高钙血症,称伴瘤高钙血症。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精神萎靡 无力 体重减轻 食欲不振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症状论断

一、症状

本病以20~50岁者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有以屡发肾结石而发现者,有以骨痛为主要表现,有以血钙过高而呈神经官能症症群起病者,也有以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而发现者,有始终无症状者。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下列四组:

1.高血钙低血磷症群:

为早期症状,常被忽视。

可有胃纳不振、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可能与血钙过高刺激胃粘膜分泌胃泌素有关。如同时伴有胰岛胃泌素瘤,如卓-艾综合征(Zollinger Ellison syndrome),则消化性溃疡顽固难治、部分患者可伴有多发性胰腺炎,原因未明,可能因胰腺有钙盐沉着,胰管发生阻塞所致。

四肢肌肉松弛,张力减退,患者易于疲乏软弱。心动过缓,有时心律不齐,心电图示QT间期缩短。

由于血钙过高致有多量钙自尿排出,患者常诉多尿、口渴、多饮,尿结石发生率也较高,一般在60%~90%之间,临床上有肾绞痛,血尿或继发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后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本病所致的尿结石的特点为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双侧性,结石常具有逐渐增多、增大等活动性现象,连同肾实质钙盐沉积,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肾小管内钙盐沉积和质钙盐沉着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在一般尿结石患者中,约有2%~5%由本病引起。 除上述症群外,尚可发生肾实质、角膜、软骨或胸膜等处的异位钙化。

2.骨骼系症状:

初期有骨痛,可位于背部、脊椎、髋部、胸肋骨处或四肢,伴有压痛。下肢不能支持重量,行走困难,常被误诊为关节炎或肌肉病变;病久后渐现骨骼畸形(部分患者尚有骨质局部隆起等骨囊表现)。身长缩短,可有病理性骨折,甚而卧床不起。

3.其他症群:

少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偏执病,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胃泌素瘤、垂体瘤,伴甲状旁腺腺瘤有时伴胃肠类癌瘤,称Wermer综合征)或Ⅱ型(Sipple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检查:血钙常超过12mg%,血磷多降至2~3mg%,血中硷性磷酸酶增高;尿中钙排出量显著增高,每24小时可超过20mg。据此可以明确诊断。

精神症状常见,主要为类似抑郁的表现:情绪低落、乏力、缺乏主动性和易激惹等,也可出现记忆减退和思维迟缓。若起病隐匿,症状可能被忽略而漏诊。

“甲状旁腺危象”可出现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意识浑浊、幻觉妄想和攻击行为等。病人可反复抽搐、出现昏睡和昏迷。

二、诊断标准

检测血液甲状旁腺激素是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必须手段。有下列表现的人群应积极行此项检查。

1.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疲惫无力或关节疼痛。

2.反复泌尿系结石发作者。

3.不明原因精神活动异常,如感情淡漠或烦躁易怒,尤其伴多饮多尿等。

4.不明原因的便秘、纳差、腹胀腹痛,或反复消化道溃疡或胰腺炎等。

5.长期肾功能不良者。

6.血钙升高者。

7.骨密度明显比同性别同年龄人者。

8.有甲状腺、肾上腺或垂体腺等肿瘤病史者。

确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类型除要有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外,还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伴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高尿磷者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低血钙、低尿钙、高血磷者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果在此基础上出现高血钙则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高血钙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低,则要高度警惕肿瘤引起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必须进行全身检查确定肿瘤来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类方法不是绝对的或一成不变的。比如肾功能不全可以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结果,也可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原因,需要综合分析判断之。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病因

一、病因

甲状旁腺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量来维持人体血钙水平的相对稳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1.腺体癌变(60%):

如过度增生、瘤性变甚至癌变,医学上称之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即平常所说的”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2.内分泌因素(20%):

如长期维生素D缺乏、小肠功能吸收障碍或肾功能不全等,血钙低于正常值,需要甲状旁腺增加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来提高血钙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是代偿性亢进,称之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其他(5%):

在长期继发性亢进的基础上甲状旁腺又发生了瘤性变,称之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有一种情况,甲状旁腺本身并无上述病变,但由于身体其他病变器官分泌类似甲状旁腺激素的物质,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相同,医学上称之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不是是真正意义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1. 老年维生素 缺乏患者行日光浴治疗,最适于卧床不起的患者;

2. 饮食因素引起的患者增加食物中维生素 和钙质的摄入;

3. 妊娠及哺乳妇女以增加钙摄入为主,尽可能在食品中补充;

4. 癫痫药引起者停药即可。如不能停用,仅加用小剂量维生素 和钙剂即可奏效;

5. 胃大部切除者只需一次肌注30万单位维生素即可;

6. 消化道维生素吸收不良者除病因治疗外,每2-3天使用一次维生素;

7. 肾小管酸中毒时,用枸橼酸钙或碳酸氢纳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补充钾及使用保钾利尿药。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本病主要是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均能致肾小管性酸中毒,其发生可能是PTH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使碳酸氢盐重吸收减少。磷酸盐缺乏也抑制了碳酸氢盐的重吸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高钙尿症损伤肾小管,可发生远端和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而未经治疗的肾小管性酸中毒由于尿钙排出过多,低钙常使PTH增高。此时虽有肾小管性酸中毒和PTH升高,但早期的低血钙可资鉴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的功能受PTH调节,当PTH增多时氨基酸的重吸收减少,因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有氨基酸尿。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鉴别。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饮食保健

手术后并非整个治疗的结束,如果术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十分严重或合并严重的骨损害,术后很容易导致阶段性低钙血症,出现肢体麻木、抽搐、呼吸道痉挛,同样有生命危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

对于合并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等其他病症者仍须相应治疗。

要适当补钙,根据情况安排适量运动等。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