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疝气)
- 挂号科室:普外科
- 发病部位:腹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和青中年男性
- 典型症状:腹股沟疼痛 腹胀 牵涉痛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 下腹胀痛
一、症状
腹股沟管外环处出现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最初在长期站立、行走或咳嗽时肿块沿腹股沟管斜行突向外环口。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并延伸进入阴囊。肿块上端狭小,下端宽大,形状似梨,并似有一柄笠行伸入腹股沟管。肿块突出时有下坠或轻度酸胀感。
一、病因
先天性胚胎发育不良(35%):
与胚胎发育有关。人类胚胎期,睾丸从腰椎旁逐渐下降,同时带动部分腹膜、腹横盘膜及腹部肌肉经过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形成阴囊。在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形成一个腹膜鞘突。当睾丸下降完成后,腹膜鞘突自行缩闭锁。如果腹膜鞘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全,则可能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疝囊。
腹股沟位置解剖缺陷(20%):
与腹股沟部位的解剖缺陷有关。正常情况下,腹横筋膜和腹横肌的收缩可使腹股沟深环关闭,从而阻止斜疝的形成。如果腹横筋膜或腹横肌发育不全,再加上腹内压力增高(如劳动、排便、排尿、腹水、啼哭等)因素的出现,可促使深处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疝囊,肠管等组织也随之进入疝囊,形成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当疝内容物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赫赛又哈三角)处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称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直疝多见于中、老年人,与老年人腹壁肌肉较薄弱有关。
预防:除一部分婴儿病例外,腹股沟斜疝一般不能自愈。可复性腹股沟斜疝症状一般较轻。而一旦出现疝嵌顿。即症状剧烈,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疝内容(多为网膜或肠管)的绞窄坏死,愈后相当严重。因而有疝患者一般宜早行手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结合腹股沟区的解剖特点及上述临床表现,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必须与以下疾病作鉴别:
1.睾丸鞘膜积液:肿块透光试验阳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此外,肿块有一清楚界限,其上极不与外环处相接。睾丸如被鞘膜积液包裹则不易扪及。肿块不能回纳,亦无可复性病史。如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时,虽肿块亦有可复性特征,但可用透光试验作鉴别。
2.子宫圆韧带囊肿;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性感,边界清楚,张力高,其上端不伸入腹腔,一般不易与疝混淆。
3.精索囊肿或睾丸下降不全:肿块位于腹股沟管或精索睾丸行径,边界清晰。前者有囊性感,张力高,阴囊内可扪到同侧睾丸,后者质坚韧,为实质感,阴囊内同侧睾丸缺如。
实际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上述疾病共有的基本特点是:非可复性肿块,肿块上界不进入外环或内环,无“疝柄”,亦无咳嗽冲击感。
腹股沟斜疝患者饮食宜忌
1、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如米汤,稀藕粉,菜汁,果汁等,第2日进软食或普食,如软饭,面条,鸡蛋糕,切碎煮熟的菜及肉等,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
2、饮食方面可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卷心菜,粗粮,豆类,竹笋,各种水果等。
3、保持大便通畅,可用海蜇、苦瓜、番薯等。
4、术后忌食易引起肠张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
5、忌烟、酒、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6、禁忌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