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阳性杆菌肺炎(老年阳性杆菌肺炎)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肺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
- 典型症状:胸痛 寒战 循环衰竭 发绀 呼吸困难
一、症状
1.原发吸入性肺炭疽最常见,少数继发于皮肤炭疽病,潜伏期在1~7天,通常为2~3天,突然发病,起病急剧,也可先有2~4天感冒样症状,缓解后再突然发病。
2.临床多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样痰,发绀,肺部散在的湿音,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体征相对较轻,与病情严重性不对称,若治疗不及时,大多数在24~48h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皮肤见坏死,溃疡,似炭灼样的特征性交加,为典型改变。
二、诊断
在流行病区域内发病,确诊较为容易,散发性诊断困难,可在痰的分泌物涂片中见带荚膜的粗大革兰阳性杆菌,痰培养出炭疽杆菌可明确诊断。
一、发病原因
革兰阳性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李斯特菌属、棒状杆菌属和丹毒丝菌属。除少数致病菌外,大部分革兰阳性杆菌为非致病菌。芽孢杆菌属中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尘埃、水和空气中,基本不致病。其中芽孢杆菌属中炭疽芽孢杆菌可致肺炭疽病,目前较为少见。产单核细胞李氏菌为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脑膜炎、败血症的重要病原菌,几乎无引起肺部感染的报道。除白喉杆菌外的棒状杆菌,统称为白喉棒状杆菌,包括假结核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和假白喉棒状杆菌等数种,系口咽或皮肤正常菌群,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很少致病。但近来有关于棒状杆菌特别是JK群引起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静脉插管感染的报道,值得重视。丹毒丝菌和乳酸杆菌一般认为是非致病菌,偶尔可引起肺部感染和败血症。
炭疽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需氧兼性厌氧,菌体粗大,长4~8µm,无鞭毛,无动力,在不利环境下可形成芽孢。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抵抗力极强(毛皮中存活数年之久)。煮沸40min,干热140℃ 3h,110℃高压蒸气10min,100℃流动蒸气60min,甲醛溶液浸泡15min死亡。繁殖中的炭疽杆菌可分泌炭疽毒素,此毒素为复合多聚体,由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坏死因子组成。
二、发病机制
肺炭疽病多表现为出血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梗死。并常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高度肿大,出血性浸润,胸膜也常受累。入侵的炭疽杆菌若少量或毒力低,人体可不发病,形成隐性感染。芽孢数量多,进入体内被吞噬细胞带到局部淋巴结,大量繁殖后释放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炭疽毒素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加上炎症介质释放,形成临床的严重中毒症状,循环呼吸衰竭。
1.控制环境 病情未愈时,应隔离治疗。病人房间应减少人员流动,注意天寒保暖,疾病流行期间,尽量远离拥挤的公共场所。
2.改善缺氧状态 可用家庭氧疗,口服化痰药物,多引水,以湿化痰液,利于排痰。
3.加强功能锻炼,增加营养支持,并给予免疫增强剂。
1.皮肤炭疽必须和其他原因所致的皮肤损伤相区别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蜂窝织炎、痈等,一般都有明显的肿痛而无焦痂;牛痘所致皮肤损伤和皮肤炭疽非常相似,但往往是痛性的;羊天花(羊接触感染性深脓疱)以及挤奶人结节都是由副痘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源分别为羊和牛,一般都没有水肿。另外,接种疫苗也能产生类似皮损,患者有近期接种史,一般发生在具T细胞缺陷患者;由于恙螨叮咬所致的恙虫病也具有焦痂,并不痛不痒,有附近淋巴结肿大,但皮损一般都位于如腹股沟、腋下、会阴、外生殖器等隐蔽部位。水疱或溃疡处病原学检查可确诊。
2.肺炭疽早期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出现呼吸困难应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钩端螺旋体病、肺鼠疫相区别,多通过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原学诊断相鉴别。
3.肠炭疽临床上似痢疾、伤寒或耶尔森肠炎,有时似急腹症,但其毒血症症状明显,大便或呕吐物培养结果可帮助鉴别。
4.炭疽性脑膜炎须与脑血管意外、其他病原所致脑膜炎鉴别,脑脊液涂片见粗大的呈竹节状的炭疽杆菌可确诊。
5.炭疽败血症尚应和其他细菌所致的败血症相区别。病原学检查可帮助确诊。
注意在饮食上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为宜,尤其是建议多吃一些白果、百合、白萝卜、藕片之类的食物,同时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喝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