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岩骨斜坡脑膜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头痛 步态异常 复视 共济失调
  解剖学上认为岩骨斜坡区是指由蝶骨、颞骨和枕骨所围成的区域,这些骨构成了颅底的中、后颅窝。发生于此区的脑膜瘤,不同的作者又将其细分为海绵窦脑膜瘤、中颅窝脑膜瘤、脑桥小脑角脑膜瘤、岩骨尖脑膜瘤、斜坡脑膜瘤、枕大孔区脑膜瘤等。而位于后颅窝上2/3斜坡和内听道以内岩骨嵴的肿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常累积多条脑神经及血管结构,手术难度大,近年来愈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因此,有学者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向、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该区肿瘤分成三型:斜坡型 由岩骨斜坡裂硬膜内集居的蛛网膜细胞群长出,向中线发展至对侧。瘤体主要位于中上斜坡,将中脑、脑桥向后压迫。由脑膜垂体干、脑膜中动脉脑膜支、椎动脉斜坡支参加供血。岩斜型 肿瘤由岩骨斜坡裂长出向一侧扩延,瘤体主要位于中斜坡及小脑脑桥角,肿瘤主要由脑膜垂体干、椎动脉枕支和斜坡支、枕动脉岩骨支供血。蝶岩斜坡型 肿瘤由蝶骨斜坡裂长出,向外侧延伸至蝶鞍旁、中颅窝、岩骨尖,经小脑幕裂孔向鞍背发展。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膜垂体干、脑膜中动脉脑膜支、咽升动脉斜坡支参加供血。
典型症状:头痛 步态异常 复视 共济失调

岩骨斜坡脑膜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岩骨-斜坡脑膜瘤为良性肿瘤,病史较长,多在2年以上,平均为2.5~4.5年。由于肿瘤紧靠后组脑神经、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小脑半球、脑干等重要结构,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1.头痛:头痛多限于枕顶部,也有头顶部疼痛,有时为首发症状。

2.颅内压增高:因肿瘤生长缓慢,晚期并发阻塞性脑积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3.多组脑神经损害症状:易受累神经为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及展神经,常表现为:上睑下垂、听力下降、面部麻木、三叉神经痛及复视等。

4.小脑受损症状: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和眼球水平性震颤。

5.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受累可表现TIA发作。

6.个别可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和岩尖综合征(眼球后疼痛、展神经麻痹)。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CT、MRI等检查结果,岩骨-斜坡区脑膜瘤容易确诊。

  二、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CT,MRI等检查结果,岩骨-斜坡区脑膜瘤容易确诊。

岩骨斜坡脑膜瘤疾病病因

脑膜瘤可来源于脑膜的蛛网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多数来源于蛛网颗粒的蛛网膜细胞。脑膜瘤一般生长缓慢。肉眼观观察肿瘤多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质韧或硬,边界清晰。周围脑组织有受压的凹陷或切迹。肿瘤基底位于斜坡、岩骨尖或岩嵴,并可引起局部的骨质破坏。显微镜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脑膜内皮型脑膜瘤;②成纤维细胞型;③过渡型;④血管型,包括血管型、血管母细胞型和血管外皮细胞型三个亚型);⑤恶性脑膜瘤等。

岩骨斜坡脑膜瘤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岩骨斜坡脑膜瘤鉴别诊断

一、鉴别:

  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有时容易和斜坡脊索瘤、软骨肉瘤等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1.斜坡脊索瘤:脊索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多生长在颅底或脊柱。颅底脊索瘤多位于斜坡处,占颅内肿瘤的0.15%~0.2%。肿瘤多位于硬脑膜外,但有时呈浸润性生长并突破硬脑膜,多呈扁平型或球型。主要表现为头痛、肢体无力、语言不清、呛咳等,如果肿瘤向不同的方向生长,则出现相应症状。从临床表现上与脑膜瘤难以区别。但颅骨平片脑膜瘤钙化甚少,而脊索瘤半数以上有斑点或小片状钙化,对骨质的破坏严重。CT显示肿瘤为不规则略高密度、边界清,其中有多发散在点、片状钙化,斜坡、蝶鞍有广泛骨质破坏,偶见肿瘤突入鼻咽腔,多数不出现强化。MRI T1像为低信号,其间夹杂多个斑点状高信号。T2像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可有中等度对比强化。

2.胆脂瘤:主要来源于异位的胚胎残留的外胚层组织,好发于脑桥小脑角、鞍区、脑室和岩骨斜坡区,占颅内肿瘤的0.7%~2%,多见于青壮年,常表现为一侧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面部麻木、听力减退等特点。典型CT表现为沿脑池生长边界清楚的不规则低密度影,注射造影剂无强化或边界环状强化。MRI表现为T1加权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加权高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内有间隔,不发生对比增强。

3.神经鞘瘤:与脑膜瘤无明显临床表现不同。但CT表现为等或低密度病灶,或呈囊性,可呈均一或环状强化,骨窗位观察可显示岩骨尖破坏。肿瘤周围无水肿。可呈哑铃型骑跨中后颅窝生长。MRI T1像呈低信号,T2像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可有较明显的对比增强,但较脑膜瘤弱。

4.软骨肉瘤:软骨肉瘤发生率低,好发年龄为40~50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脑神经麻痹和颅内压增高。CT检查有骨质破坏,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瘤内有钙化,增强扫描肿瘤不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注射Gd-DTPA后肿瘤轻度强化。

5.其他:还需与向颅底侵犯的鼻咽癌、脑干肿瘤等鉴别。

岩骨斜坡脑膜瘤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脑脊液漏,脑干损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