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包膜切除后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症)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 发病部位:纵膈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胸痛 术后发热 乏力 心电图异常 血沉增快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post pericardiotomy syndrome)是指心脏手术1周后出现发热、心包炎、胸膜炎等临床症状群。此综合征首先发生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手术患者,认为是风湿热的复发,随后,在非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后亦会出现这一综合征。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起搏导管引起心脏穿孔、胸部钝挫伤、心外膜植入心脏起搏器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导致冠状动脉穿孔时,可同样出现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发病率在l0%~40%,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5%的病人复发常出现在手术后的头3个月内。
典型症状:胸痛 术后发热 乏力 心电图异常 血沉增快

    一、症状

通常在心脏手术后2~3周急性起病,其特征为发热、乏力和胸痛。有些病例手术后1周内即持续发热。胸痛是急性心包炎的特征,胸痛的性质类似胸膜炎。其他非特异性的炎症表现包括血沉加快、多形核白细胞升高。几乎所有的病人在心脏手术后头几天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大多数于1周内消失而不发生此综合征。心脏手术后心包渗血极为普遍,术后10天内有56%~84%病人有心包积液。不典型的病例可仅有发热、心电图改变和血沉加快,无胸骨后痛和心包摩擦音。此综合征可以复发,5%的病人复发常出现在手术后的头3个月内。

     二、诊断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诊断是一种排除性的,在诊断前应充分考虑并排除引起发热、不适和胸痛的其他原因。

一、发病原因

心脏手术后及其他心脏介入治疗引起的并发症。

二、发病机制

多发生在心脏手术后2~3周。曾认为与心包内的血液引起炎症反应或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均未能得到充分的证实。目前认为可能与高敏反应或自身免疫有关。Engle等研究证实,在一些心包切开术患者的血浆内有抗心肌抗体存在:大约70%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抗心肌抗体效价升高,而无此综合征的心包切开术后患者仅8%升高。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心包组织无特异性病理改变,心包损伤及积血可能引起心包粘连和增厚,偶有纤维化致心包腔消失,引起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心包液可呈草黄色或粉红色。

目前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术前预防性应用类固醇类药物并不能有效地阻止术后的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本病需与术后的其他原因,包括感染引起的发热相鉴别。

1、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缩窄性心包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