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病(青霉菌病,帚形菌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继发于原发免疫功能缺陷者
- 典型症状:发烧 消瘦 咯血伴胸痛 呼吸困难 真菌感染
一、症状
1.皮肤感染 可引起类似树胶肿样溃疡,多发于腹股沟、阴部及臀部。此外,亦有报告发生足菌肿及甲癣者。
2.肺部感染 非特异性,可出现发热、消瘦、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X线可有局灶性肺部炎症浸润或空洞,或见“皂泡”征表现。也可发生肺脓肿。
3.尿道感染 临床症状类似肾绞痛,可出现发热、肾绞痛、血尿、排出真菌团块,尿中可反复培养出本菌。
4.心内膜炎及心包炎。
5.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内炎。
6.真菌性菌血症。
二、诊断
1.临床特点 无特异性,根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原因不明的发烧、脑、眼、泌尿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或心脏瓣膜移植、眼外伤等,应考虑真菌感染。
2.病理 病理组织有炎症及真菌菌丝、芽胞,分隔、分支菌丝。
3.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 多次检查均为同一青霉菌种,即可诊断为本病。
一、发病原因
马内菲青霉是惟一的原发致病菌,其为双相菌。其他已知致病的有橘青霉、产黄青霉、扩展青霉、斜卧青霉和软毛青霉(亦名普通青霉)。
二、发病机制
青霉病多继发于原发免疫功能缺陷、AID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糖尿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抗生素,装置人工瓣膜等。皮肤感染可引起类似树胶肿样溃疡,多发于腹股沟、阴部及臀部。病理组织有炎症及真菌菌丝、芽孢,分隔、分支菌丝。
加强体质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可在人体中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增强人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对感冒病毒产生抵抗力,它可以强健咽喉和肺部的黏膜,保持它们正常的新陈代谢。绿色蔬菜特别丰富的叶酸是免疫物质合成所需的因子,而大量的类黄酮能够和维生素C共同作用,对维护抵抗力很有帮助。能够促进干扰素等抗病毒物质合成,以及提高某些免疫指标。
青霉菌病需与曲霉病相鉴别。取活检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A可以增强人体上皮细胞的功能,所以平时多服用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
含维生素A的食物:
1.水果类:梨、苹果、枇杷、樱桃、香蕉、桂圆、杏子、荔枝、西瓜、甜瓜。除了杏以外,大多数黄色水果一份中维生素A的含量都少于400单位。
2.蔬菜类:马齿菜、大白菜、荠菜、番茄、茄子、南瓜、黄瓜、青椒、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甜薯、胡萝卜等。据食物分析表显示,平均每一份(100克) 中含有维生素A最丰富(约12000单位)的是绿叶蔬菜,例如牛皮菜、羽衣甘蓝、菠菜和其他绿色蔬菜。即使是一份刀豆、西兰花、胡萝卜、黄南瓜、杏、甘薯或山药也能提供5000单位的维生素A,而这正是成年人一天所需的量。一份西红柿、豌豆、芹菜、莴苣和芦笋中所含的量平均也接近2000单位。已经失去原来的颜色或从未变成绿色的蔬菜中缺少这种维生素。
3.植物类:绿豆、大米、胡桃仁。
4.动物类:猪肉、鸡肉、鸡蛋、鳖、蟹、田螺。这一类是能够直接被人体利用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奶及奶制品(未脱脂奶)及禽蛋中。动物肝脏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A,而且动物肾脏和杂碎中所含的量也很高。鸡蛋和乳脂中含有维生素A,其数量有赖于动物所摄食的食物。每升全脂牛奶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 500~7000单位,但平均为2000单位。牛奶经均质后其中绝大多数的维生素A都会被氧气所破坏,但到目前为止,人类仍未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母牛在喂食干草后所产的奶为冬黄油,每450克冬黄油中所含的维生素A也许只有2000单位,而每450克夏黄油平均则是12000单位。每450克黄油替代品中所添加的维生素A通常为12000单位。
5.鱼肝油:鱼肝油是商业上维生素A的最丰富来源。动物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有赖于动物所摄食的食物及动物的年龄。除北极熊的肝脏外,曾经确认的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是伦敦动物园里的一条百岁巨蟒的肝油,大比目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鳕鱼肝油中的要丰富,这是因为大比目鱼上市出售时比鳕鱼都要老,市场上卖的鳕鱼一般都还处于比较小的阶段,大比目鱼因此有更多的年数摄食海里的绿色海藻。同样的原因,成年牛和羊的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比小牛和小羊的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