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急性硫化氢中毒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乏力 恶心 角膜溃疡 流泪 眼痛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
典型症状:乏力 恶心 角膜溃疡 流泪 眼痛

一、症状:

按吸入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罗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一、病因: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与呼吸道内水份接触后很快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及二硫键(-S-S-)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吸入极高浓度时,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产生"电击样"死亡。

一、预防:

在需要进入存在硫化氢危险危害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事先采取下列措施:

1.保持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确保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空气中存在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时,为劳动者应配备隔绝式防毒面具(如空气或氧气呼吸器);

3.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从事可能接触硫化氢的生产作业还应采取一些特殊预防措施,如:

1.在从事下水道,蓄粪池,井底,污泥池等作业时,作业工人要佩戴合格防毒面具,身上缚以救护带,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另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并应注意现场通风换气和备有救生设备,作业前,要进行预防与急救训练及上岗前体检;

2.硫化染料工业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应有密闭反应器,并安装机械排气系统,排出的废气可用碱液中和吸收,硫化氢及含硫的工业废水排放前必须采取净化措施。

3.根据根各行业,各企业的生产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措施(见后附列举的“预控制硫化氢危险危害事故的对策措施”实例)。

一、鉴别:

事故现场发生电击样死亡应与其他化学物如一氧化碳或氰化物等急性中毒,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等相鉴别,也需与进入含高浓度甲烷或氮气等化学物造成空气缺氧的环境而致窒息相鉴别,其他症状亦应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或昏迷后跌倒所致的外伤相鉴别。

一、饮食保健:

急性中毒的时候是不能吃任何食物的,这个时候是需要采取灌肠洗胃等方式来排毒的。所以,治疗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枣泥米糊以及面食类等。

二、宜吃食物:

1.宜吃流质性的食物; 2.宜吃半流质或者软食; 3.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厚味重的食物; 3.忌吃寒凉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流质性的食物; 2.宜吃半流质或者软食; 3.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盘水肿,肺水肿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